如果論起至今日苦境遇到的種種梟雄霸主,算戰力,魔佛波旬絕對可以名列前茅。從那位素賢人再入江湖時開始算,滿打滿算,在戰力上足可讓正道之人生出無可匹敵之感的不過寥寥數人。五星在體的天策真龍強,但也并非全無破綻;六禍蒼龍橫行一時,也有其命門;佛魔合體霸道,但二人意識并存,終會分崩離析。
而魔佛波旬,如今菩提弓早已不存于世,縱然是超軼主豁出性命苦心孤詣布局的烽火關鍵,也僅只能讓波旬三體分離,無法徹底將之毀滅。
青蒙山、天恒地谷之外的兩場戰事,分別對上魔佛波旬的智體和惡體,正道也是完完全全的處于下風。
現在已有不少人將魔佛波旬與許久之前,幾乎險險毀滅神州的棄天帝相提并論。
固然真正參與了兩場大戰的人,知道魔佛波旬與棄天帝的差距,但也不得不承認。
魔佛波旬,眼下便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關于這一戰,在對手未明前,正道沒有人有絕對的把握,哪怕是一頁書,哪怕是釋至伽藍。
但首戰關乎士氣,一頁書作為支柱自不可能首戰便出,這份重任釋至伽藍便選擇了擔下。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西煌佛界,他此次來到中原支援,西煌佛界下的東西便失了鎮守。
釋至伽藍不能久離西煌佛界,所以他選擇了接下這萬眾矚目的第一戰,這一戰后,無論勝敗,他都必須盡快趕回西煌佛界。
是的,這一戰只有勝敗,不分生死。
關于那一位佛門不可提的異數,釋至伽藍并非一無所知,甚至頗為熟悉。
他很小的聽尊佛說過,那是一個很奇怪的佛修者,但卻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既然促成了這一場戰,那個人誓必不會允許雙方的仇恨擴大,或許將這樣的信念寄托于一個佛門的異數很奇怪。
但釋至伽藍就是有這樣的自信。
他站在崖便,眼前是漫漫云海,仿若當年。
“為何不辯?”
“有什么好辯的,這世上要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理念是最難得事情,索性各走各路,愛聽聽,不聽滾,老子管他們去說,一群煞筆,聽個法還那么多事,老子還沒收他們錢呢,更何況,也不缺他們那三瓜兩棗的。”
…………………………………………………………………………………………………………………………………………
西煌佛界有一塔雙圣四禪天,但雙圣之一的圣懷者身份暴露遭釋至伽藍擊殺后,西煌佛界便只剩下了一圣。
而至于一塔,并非指人,而是指尊佛圓寂之后遺留的靈鷲舍利存在的虛空藏,有靈鷲圣諭,以尊佛靈識號令西煌佛界,地位猶在西煌佛界主事者釋至伽藍之上。
一道身影這時候便坐在西煌佛界至高無上的虛空藏內,四處佛華圣光奪目,這是一個普通人看了便會控制不住頂禮膜拜的圣地。
他的視線落在身前的舍離上。
他的雙手緩緩得運轉著功體,隨著他的動作,舍利上的圣氣也緩緩的被剝離,吸收,消化;被西煌佛界視作圣物的靈鷲舍利在他的手中,就像一個玩物,只能任意撥弄。
直到很久以后,那道身影才停下了手,他的視線落在靈鷲舍利上,眼中隱隱可見火焰,幾乎可以將一切都焚盡。
他站起身來,整個人消失在虛空藏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