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決第二場未開,便已是滿江湖沸騰,給這個江湖有添了些許的嘈雜和不安。
這小版旬內,江湖轟動不止,各種人物粉墨登場不提,還有西煌佛界圣衡者一戰女琊,不歸路上的漫天佛光漫天雪,都被人翻來覆去的說道,生死之斗,護全眾人之戰成了閑人口中的談資,也不知算是幸或不幸。
佛門倒是在此戰后好好地漲了一回顏面,畢竟這段時間來,佛門在江湖中的種種舉動遭受了不少的非議,又兼波旬降世,給佛門各地的宗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釋至伽藍這一勝,倒是給佛門不少人添了些許的志氣。
而除此之外,江湖上還有不少的風聲。不知道什么時候,曾經游走各方勢力的文士三余無夢生沒了蹤影,昔日的非馬夢衢也已成了一片廢墟;鷇音子、鬼荒地獄變等攪弄整個武林一時的風云人物也先后退出了這個大的舞臺。有人說羅浮山已然封山,欲登無路;也有人說,曾在向海扶搖看到了那位橫掃江湖的鬼王。但這些人的名聲衰微了,或者說動作少了,是不爭的事實。
若要說這段時日江湖名聲最響亮的,還要屬樓桑村內的佛者無心,都說他為佛門異端,宣揚有異于佛門佛法的學說,佛門一眾大能卻奈何他不得。不僅如此,更有人看到了日前在不歸路上的那一襲水藍色身影。波旬女體和佛門異端,自然少不得叫人進行一番聯想。這也是這段時間可說是傳的最為響亮的緋聞了。
當視線回轉到天佛原鄉,近些時日的天佛原鄉多出一名小客人,自稱為四智武童,說是小客人,與眾人表現得卻頗為熟稔,尤其是與一頁書之間,而一頁書對其也多有縱容,全然不似平時那般的嚴厲。
“前輩,感覺我的時間,應該是不多了。”云海崖上,四智武童看著眼前云海,身旁的便是一頁書。
但隨后,四智武童又說道:“不過前輩也不用悲傷,我大概,很快也就會回來了,必不讓前輩在這條道路上孤單而行。”
“阿彌陀佛。”一頁書念了一聲佛號說道:“有諸人同行,一頁書這條路上,從未覺著孤單,雖知這不過一時,不過難免因故人離去略有傷感。”
“哈哈哈,前輩啊。”四智武童哈哈大笑,“無論如何,都請前輩,相信那個叫無心的佛者所為,我不知道回歸的我是否還會記得那些東西,但無心此人可以信任。”
一頁書聞言皺起了眉頭,四智武童時常提到無心,所想的便是讓眾人去相信無心,莫要懷疑。即使是一頁書也不由覺得疑惑。
“他到底讓你看到了什么,你竟然對他如此深信不疑?”
若非是暗中察驗過四智武童身上并無什么異常,一頁書只怕是已經動手鋤惡了。
須知這苦境能改易他人思想的術法并不罕見,單單佛門,就有滅度梵宇的“渡世三昧”有此功效,放眼武林上,這樣的并不罕見。
但也正是確認了四智武童并未受制于人,這才使得一頁書越發的疑惑不解,無心到底讓四智武童看到了什么,讓四智武童對他如此的信任。
“他的所為啊……”四智武童搖了搖頭,“我答應了他,并不能告知前輩,但是,卻可說,他的作為,便與當年佛劍大師所為一般無二。”
佛劍,佛劍分說。
僅僅一瞬間,一頁書便想到了佛劍所為,如果提起佛劍,那當年嗜血族之禍便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事,而佛劍之所以當年逆天而行,阻止嗜血族之禍。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在于他去了未來之境,看到了滅絕希望的世界。
“你是說……”
“誒,我可是什么都沒說喲,前輩。”
四智武童說著臉上又露出了孩童一般的神情,“話說佛劍大師去何處了?”
“他自有他前往之處,放心吧,在第二場武決之前,他會回來的。”
“第二場戰,有把握嗎?”
“面對波旬三體,誰又敢稱勝呢。”一頁書道,“就算是我,面對閻達,不也未占得上風,不過。”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