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后,李家車隊緩緩駛入一座偏殿前停了下來,眾人下了馬車,李君嚴示意李望君跟著他們一起進去。
李望君倒是沒什么感覺,可旁邊的顏煊卻激動得不得了,李望君問他為什么這么激動。
顏煊還是注意分寸,退到李望君身旁輕聲說道:“望君哥你是外城人不懂這些,這座偏殿走進里面是我們北城歷代功績人物的紀念室,這座殿宇在我們嵐城人還沒遷居到這時就有了,那時這里還是破敗不堪,經過我們祖輩的修繕才有了今日的宏大。”
聽了顏煊的解釋李望君才逐漸發現了這里的底蘊是比外面的建筑古樸許多,赤紅的瓦墻高高圍起,屋檐上好像雕刻著類似華夏故宮上龍之九子之一嘲風的石雕,在外面看來頗有一股皇家禁區的氣質。
顏煊又接著介紹:里面安息的人物都是北城千年下來有過豐功偉績的人。千年時光,就誕生出那么幾位偉人,這里面可是連歷代北城城主都沒資格入駐的地方!
五百年前北城大旱,雨季遲遲不到來,中城城主府天高皇帝遠,根本來不及支援北城,城外土地顆粒無收,民不聊生,仿佛北城成為了一座人間地獄。
那時的李家家主攜帶著妻兒早就逃離,只留下了一眾旁支,可就是在這時李家旁支的一位年輕人扛起了重任。
他號召年輕力壯的城民一起向南進發幾十里,那里有著一條大河,北城的干旱在那條河上絲毫不起作用,他們一起用著鋤頭之類的簡陋工具開始把那條大河引流出來一些,用來灌溉城外的土地,日復一日,那位年輕人始終沖在第一線,終于在炎炎烈日下鑿出了一條河道!
河水流入莊稼地,農作物終于得到了拯救,而那位年輕人也因為如此的壯舉被擁護成新的城主,就是現在李家執法者的先祖,那時他帶領人民拯救了北城上下數十萬的百姓。
這里面就放著那位的牌位,每逢一年的北城大會,都要先行祭拜,而后開始主持。
里面除了這位還有許多其他對北城有著巨大貢獻的人,天災人禍,北城叛亂,重大疫情,北城千年遭遇過許多變故,其中都有那么一個人站出來帶領人民度過難關。
因為北城沒有外城人出現過。
在這里,他們的功績在北城人民心中與其他城區的外城人的功績一般無二,都留下了深深的地位,這里也成為了北城人民的精神寄托。
李望君聽完這座殿宇對于北城人民的意義,也是心中不由升起敬意。
“難怪你下馬車就激動得不行,可是這地方這么多年了,你就沒進來過嗎?”
顏煊聽到郁悶地撇了撇嘴:“望君哥你太抬舉我了,這地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進去參觀的,就算平常時期李家人都不能輕易進入其中,只有到了北城大會,這里才會開放,但也是只有李家核心人物才能從這進入,其他二等勢力的家主則只能從前面的一個小門去往議會廳。今天我能來這真的是拖望君哥的福啊!”
聽到這殿宇如此神圣,李望君也是更加的拘束自己,生怕碰到什么珍貴的地方,引起眾怒。
一行人走到了一個碩大的門廳前,李望君看到里面擺放著許多個牌位,想必這些就是北城歷代功績者的靈位,李君嚴從一旁的一位老者手中接過一把香分發給在場的眾人。
“今年大哥不在北城,所以這次的大會由我來主持。還是老規矩,先祭拜為我們北城付出無盡心血的先人們,他們的功績在我們北城人看來,與其他三城的外城人無異!”李君嚴莊重地對眾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