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孟祥的房間里的燈還亮著,桌上放著那個溫泉村買回來的筆筒。燈光下,筆筒閃著紫黑色的光澤,油亮可鑒。
他用干毛巾把筆筒里里外外的擦拭一新,筆筒就像是重新獲得了新生,紋路和顏色都一一顯露了出來。雖然還有污漬未清除干凈,但是已經讓這個原來還是筷子筒的筆筒,顯示出自己優美華貴的線條輪廓。
孟祥平時喜歡看一些鑒寶節目,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自己偶爾也買一些紅木手串,但是像今天這么果斷,還是第一次。這果斷來自于紅木知識的積累,鑒賞水平的提高,還有就是跟祖宅里那次奇遇有關。
自從身體里有了那股若有若無的靈氣,他覺得原來學的那些支離破碎的紅木鑒別技巧一下子就融會貫通了起來,連他自己也是非常的吃驚。可是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現在他自己也說不清楚。至于明天,孟祥想去拜訪管老,問問他什么時候回北京,順便也讓老爺子給剛買的筆筒把把關,學習一些鑒賞的相關知識。
這一晚,孟祥睡的非常好,早上太陽都出來了,他才睡醒。小武沒什么事,就過來問孟祥今天怎么安排。孟祥把想去拜訪管老的想法一說,小武馬上就說沒問題,還搶在孟祥之前先撥通了管老的電話。
“老爺子,我和孟祥等一會想去拜訪您老,不知道您今天方不方便?”
管老前幾天已經答應藝寶軒的王老板,去他店里看幾件老家具,可是一直也沒時間。今天正好得空,王老板就直接派人開車去接他。在去藝寶軒的路上,小武的這通電話就打了進來。
“小武,你和小孟直接去藝寶軒,等會我們在那見面。”
“我們帶件東西,還想請老爺子給看看。”小武客氣的說道。
“那就帶來吧。”管老一口就答應下來。
“行,老爺子,一會見。”掛了電話,小武和孟祥就出發了。
藝寶軒位于古城里的城隍廟里,按規模來說,也算是城里做古典家具最大的店鋪。店主王老板自從上次收購失敗,一直念念不忘孟祥的那把椅子和大案。
這些年古玩收藏愛好者越來越多,能收到的好東西自然也就越來越少了,那兩件東西可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就連管老這樣的專家,也對那兩件家具贊不絕口。可惜,東西再好,人家不賣還是人家的。
最近他收了幾件家具,自己看還算不錯。論眼力,他也算是個土專家,但要論講文化傳承,那就只有靠邊站的份了。這些年,只要管老來古城,他都會虛心請教,這次也不例外。
古典家具,既要看出歷史價值,還要能看出文化價值來。不過僅僅依靠眼力,他也收了幾件明清家具,現在收藏在自己家里,無論有人出多高的價格也沒有出手。店里擺放的老家具品相普通,收藏價值一般。畢竟要保證店的運行,光買不賣維持不了多久,以收養藏才是這個行業的經營之道。
今天他派車接管老來店里鑒賞最近收的幾件老家具,所以王老板早早的就候在店里。之所以選擇早上請管老爺子,也是考慮這個時間顧客少,不影響他做生意。
他這個藝寶軒面積有500多平米,分成幾個區域,家具都放在最里面靠墻的位置,這樣不會占太大的空間。店中間有幾個古董架,上面都擺放著一些陶器和瓷器等工藝品,都是些現代仿品。最外側有一圈柜臺,里面陳列的是一些玉石翡翠紅木等的文玩首飾。
近些年文玩逐漸興起,他專門開出了一個柜臺進行展示銷售,由于這些物件價格也不高,深得工薪階層的喜愛,銷售的還算不錯。前幾天剛進的一批文玩,店員昨天就給他打電話說有幾款已經售罄。店里最中間的位置,放著一套紅木茶臺,幾把紅木圈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