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的建議都是有依據的,并不是信口開河。我仔細研究過這個礦的相關地質資料,雖然從地表并沒有發現礦化的線索,但是從區域構造上,卻有成大礦的條件。這個礦化點處于區域一條大的斷裂帶的核心部位,而且礦化帶的邊部,有熱液多期活動的特征。”
孟祥為了能把理由說的更充分,幾乎是把自己這些年學到的專業術語和理論知識都在腦子里過了一遍,只要能用的都用上了。如果是只有劉鋒一個人在,還好糊弄,師父可就沒那么好忽悠了,必須要從專業的角度,分析的有理有據,滴水不漏才行。
師父此時聽完孟祥的分析,沉吟片刻,覺得似乎也有些道理。孟祥今天的表現確實讓他有些吃驚,竟然能通過表面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孟祥自從學校畢業,分配到設計院后,就一直跟著他學習。工作起來還算勤懇,平時寡言少語,由于剛參加工作,因此也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今天能提出自己的想法,確實有些意外。
尤其是劉鋒似乎對孟祥非常信任,這兩人也沒有聽說有沒有什么交情。老大李總哪里知道,孟祥在北京的紅木展銷會上的表現,讓劉鋒對這個年輕小伙子贊賞有加。
“如果孟祥認為這個礦有收購的必要,那就買下來。李總,你說呢?”
對于劉鋒的這番話,李總卻并未急著回復。畢竟,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就憑著孟祥的一句話,就下了收購的決定,似乎有些盲目。可是從劉鋒的話來看,他似乎已經相信了孟祥的分析,想買下來這個礦。既然如此,那他說的再多也是多余的。
“董事長,孟祥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不過,這個礦到底怎么樣,畢竟需要先買下這個礦,然后再地質勘探來進行驗證。這個風險……”
李總欲言又止,劉鋒如此聰明的人,自然也是聽出了幾分弦外之音。李總這個人,他太了解了,從業務角度來說,在行業內也是頗有盛名的專家,不過搞技術出身的人,就是現在社會上說的理工男,直男癌,說的好聽點叫做事嚴謹,說難聽的就是認死理,死板,甚至有些固執。投資畢竟不是搞技術,要是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該冒的風險還是要冒的,再說,這個礦的出讓費頂破天也就1000萬,這對于他來說,還不算什么事。
劉鋒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窮屌絲,發家也就是靠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當年,他在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廠上班,隨時面臨著下崗失業。后來,企業改制,他拉著幾個人把企業承包下來,把一個小廠硬是變成了日進斗金的大企業,這才有后來的尚寶集團。如果沒有當年他冒著風險把廠子承包下來,那現在也就沒有這個在商界內叱咤風云的劉鋒了。
“我覺得這個礦的轉讓費應該不會太高,這個風險還是值得冒一冒,而且我相信孟祥不會看走眼的。”
劉鋒看李總雖然不是很贊同孟祥的觀點,卻也不再反對了,就當著兩人的面把孟祥建議買入第二個礦權的事定了下來。
“董事長,這個礦肯定是個儲量大,品位高的大礦。這個漏必須要撿。”
孟祥看李總不再反對了,就把這個礦又夸了一番,最后還不忘了用古董界里的行話來總結。
劉鋒對藝術品收藏尤其是古典家具頗有興趣,撿漏這個詞也并不陌生。他清楚撿漏在古玩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尤其在進入了2000年以后。隨著全民收藏熱的興起,各種藝術品和收藏品都逐漸的進入人們的視線。從親民的蜜蠟、星月菩提,到價值不菲的鈞瓷、沉香,備受各界人士的喜愛,各大拍賣行屢創天價,稀珍藏品改寫著一個又一個天文數字。尤其是書畫、瓷器、明清家具、和田玉等古玩家私等藏品這些年增值迅猛,甚至超過了房產和黃金的增值速度,收藏品的投資屬性也凸顯出來,玩收藏就逐漸成為了成功人士的標簽。收藏隊伍的擴大,讓撿漏也就變的越來越不容易,這其中的一個撿字,就極其詼諧的體現出了它的難得。僥幸能撿漏的人,不但能大賺一筆,而且還能獲得心理上的極大滿足。孟祥把這個詞用在買礦上,倒是非常的形象,也極具說服力。
老大李總心里還是有些忐忑,畢竟建議就是動動嘴,可是畢竟是要冒著失誤的風險的。如果這個風險是他造成的,倒沒多大問題,畢竟這些年,他也在圈內有了一定的人脈,在設計院又是二把手,也沒人能把他怎么樣。可是,畢竟孟祥是毛頭小伙子,剛參加工作,如果就此出現如此大的工作失誤,那對于今后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劉鋒看李總若有所思的樣子,就笑了。
“李總,怎么?對孟祥的建議還不放心?”
李總被劉鋒問的有些尷尬,就說道。
“董事長,如果孟祥的建議是錯的,希望你不要怪他。這個責任由我和你一起承擔。”
李總把鍋背在自己身上的同時,還沒忘了隱晦的提醒劉鋒。建議是別人提的沒錯,不過決定可都是你自己下的,可別到時候出問題了再翻舊賬,找孟祥的麻煩。劉鋒聽完李總的話,一下就明白了李總的小心思。他劉鋒是什么人啊,怎么可能輕易的就相信一個不熟悉的人的話呢。就算是熟悉的人,他還要三思而行。看來,李總對孟祥的了解,還沒自己多。想到這,劉鋒就笑著把在北京,孟祥如何在拍賣會上競拍到那件拍品的事原原委委的講了一遍。李總聽完,就笑著說道。
“小孟,你這趟北京之行,還真是幫董事長不少忙啊。難怪董事長如此的信任你。既然如此,那就按董事長和孟祥的想法,把這個二號礦權買下來。”
回到同城以后,劉鋒先把李總孟祥師徒兩人送回設計院,就做起了與賣方開始接洽的準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