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開了一個多小時車后,感覺身體有些疲勞,就把車開進了高速服務區,換了楊哥司機開車。中午的時候,路牌提示馬上就要進西京的繞城高速了。
西京,古稱鎬京,早在1981年就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先后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歷史悠久。旅游景點眾多,名勝古跡無數。西京的古城,大街小巷都散發著古樸的氣息,時刻讓你有種穿越到了古代的感覺,可以想象,在一千多年之前,這里的車水馬龍,商家云集的繁華景象。
西京不但歷史悠久,更是一座美食之城。因為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原與西域不同文化在這里聚集,當然也包括美食,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吃貨來了就不想走的天堂。要說西京最受歡迎的不是圓桌上的正餐,是街頭各色小吃。
“小哥幾個,中午想吃點什么?”
楊胖子看馬上進城了,就笑著問道。
“楊哥,西京的好吃不少,咱就隨便吃點特色吧。”
大牛聽說要去吃飯,不等其他人說話,馬上搭腔。
“一提起西京,你們肯定想到的就是泡饃。我今天帶你們去一家小店,讓你們嘗嘗最正宗的。”
大牛說的確實沒錯,西京的泡饃名氣大,可以說已經成了城市的一個美食標簽。
古時候,販夫走卒、工匠農人,吃不起館子便自帶干糧,只須兩個銅板買碗羊肉湯,把饃一泡,就吃得滿意。這羊肉泡,可以說是下層勞動者的美食。對羊肉泡饃,宋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
說起泡饃還有個典故。相傳在五代時期,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后路經長安(今西安),身上只剩下兩塊干饃,難以下咽。他懇求一家羊肉鋪的店主給一碗羊肉湯,順手把饃掰碎泡在湯里,饃也軟,湯也香,異常可口。趙匡胤后來當了宋代開國皇帝,仍念念不忘那一頓美餐,又去那家羊肉鋪,讓人如法炮制。他食后大加贊賞。于是,皇帝吃羊肉泡饃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風靡整個長安。自此,羊肉泡饃就成了長安的名食。
車子在城里繞了半天,最后開進一條小街。這是一條古街,街道兩側的店鋪都是古樸的古建筑。楊胖子領著幾人就進了一家泡饃館。這家店面積不大,但是食客卻絡繹不絕。
西京的泡饃店眾多,幾家老字號都為外地游客所青睞,但是西京本地人卻更推崇后來經過改進,推陳出新的小店。
楊胖子熟練的開票,然后就站在店里等著空位。現在正是午口,來吃飯的人很多,本來不大的店內,擠滿了人。
等了好一會兒,終于有空出來的座位,幾人連忙坐了過去。只見服務員拿著個幾個空碗,每個碗里放著兩個干巴巴的小面餅。楊胖子順手拿出一個面餅說道。
“先掰饃。”說著就自己掰了起來。過了幾分鐘,楊胖子看到孟祥碗里的碎餅,就笑著說道。
“兄弟,你這也太大了,再掰小點。越小越好。吃家子都講究蒼蠅頭大小的饃塊。”
孟祥和大牛都知道泡饃的講究,可就是不得要領。等兩張餅掰完,手都酸了,大牛甩著手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