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十六年八月五日,大雨。
昨夜大雨傾盆,到后半夜小了一些,沒想到今早又大起來。
早上吃過飯,王赫帶著紅杏和燕兒在客房中,就著宋楊氏著人送來的海貝殼,編織著種種花樣。
紅杏和燕兒并不怎么會,王赫只是讓她們幫著挑選完好美麗的貝殼,將其按照大小分好類別,自己則親自動手編織。
這是個考驗耐心的活兒。
王赫大蒜編織一個貝殼風鈴,而且要弄大號的那種,所以弄起來特別慢。
中午吃飯的時候,他都在腦海中思考和設計。
一直到下午,大雨漸停,他才勉強編織完畢,接下來是上色。
不過這兒沒有那么多顏料,只能回去再弄,王赫讓紅杏和燕兒將風鈴用棉包起來,準備帶回去再說。
“公子好厲害啊。”小心翼翼地將風鈴放好,燕兒崇敬地說道,她眼睛亮晶晶的,舍不得從風鈴上挪開。
王赫看著桌上還剩下不少貝殼,笑道:“那是給小姨的禮物,快收好,這兒還有些貝殼,我教你們怎么編織。”
聞言,就見紅杏這個稍微成熟懂事的丫鬟都滿臉驚喜,更別說燕兒了。
晚飯之前,兩個丫頭各自拿著自己編織的風鈴,十分開心,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回去之后把它們掛在房間的哪個位置。
剛剛吃過晚飯,就有人匆匆來報,說是外面來了客人,指名要見宋三石。
宋三石問了幾句,便出去了。
不一會兒,宋三石便進來,對王赫和李歸宗道:“出事了。”
李歸宗和王赫對視一眼,皆是看到對方眼中的凝重。
宋三石性格穩重,一般不會輕易這么說。
“去我房間說。”宋三石說完,王赫和李歸宗便直接和他一起去。
進了宋三石“書房”,他們意外地見到了一人,劉大門。
“把你剛剛說的,再說一遍。”宋三石朝他點點頭,示意他說話。
劉大門有些忐忑和驚慌,他似乎也意識到了什么,說道:“今天下午,雨勢剛剛小了一些,便有一隊人馬從我家門口走過,問了隔壁老樊家宋村怎么走。”
“當時阿謙在家,聽到了這些,我后腳回家的時候,阿謙告訴我,說他覺得那些人,應該是沖著宋三爺來的,讓我趕緊來報信。”
王赫皺了皺眉:“沒聽說有人來了啊?”
劉大門:“還不是老樊家指的路被大水淹了,他們馬過不了,我是把阿謙和他娘送到后家,順路坐船趕過來的,定然是比他們要快上不少。”
宋三石沉聲說道:“那條河暗礁多,十分危險。”
劉大門老實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沒事,漲水了,沒那么危險。”
王赫和李歸宗自然是不相信不危險這種話,只能證明這劉家漢子懂得感恩,冒著生命危險來給宋三石報信。
“劉大,你先回去,記住,你是來宋村村長家,借了點銀子,沒來過我家,明白嗎?”宋三石沉聲說道:“我會讓人送你到村長家,借了錢,立刻走,從小路回去。”
宋三石又仔細詢問了幾句,尤其是關于那一隊人馬的扮相,等仆人將劉大門接走,宋三石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城里出事了。”
王赫:“來的是誰,你們知道嗎?”
李歸宗和宋三石都搖搖頭。
“是敵非友。”李歸宗冷笑連連:“我算是知道城主為什么讓我們放假了,想來八成是想讓府里有什么人露出馬腳。”
“老宋,怎么說?”李歸宗看向宋三石。
宋三石沉吟片刻,道:“應該是三房的人。”
李歸宗:“老子就知道這些家伙背地里都是狗娘養的,城主準備對海盜下手,他們就沉不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