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他對賽琳娜說:“看看,這么多書到現在都是嶄新的,封都沒拆。附庸風雅,花大價錢裝嗶的玩意……”
這就是他那時候的認知,為此,他甚至連魔法部都嘲諷了一把,因為從魔法部拿回來的、相對而言最完整的物件系列,就是書籍。
所以說,整個巫師界,都彌漫著一股子不學無術的混日子氛圍,很容易就讓厄尼聯想到天每提籠溜鳥的八旗子弟,深覺將我大清換成我大英毫無違和感。
不過后來,在這座翻新的比較徹底的大別墅中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切身體會,讓厄尼心態平和了不少。看問題的角度,也變了。
他覺得,他之前的思想,陷入了一種誤區。
我大英,我巫師界,我純血家族,自有劫掠者的國情家況在此,是不應該用華夏的艱苦樸素角度去看待問題的。
說的難聽些,就算是浪費,也說明有,才能浪。
而且,不是有那么句話么:真正的貴族,要三代才能養成。
華夏自古也有書香門第的說法。
意思是說,居養氣,移養體這種事,要堅持不懈的維系數十年,才能通過環境氛圍的促成、習慣的培養,徹底改變家門的做派,將以前的草根、市井、海盜風氣,淘換的更上檔次,而不至于被人瞧出漏來。
那么從這個角度看麥克米蘭家族,乃至很多純血權貴家族的圖書室,書房,完全可以理解成‘爺要上岸洗白,就是要拿錢營造氛圍’,有錯么?
哪天突然來了興致了,去翻看下書,這就沒白造,有意義了。
這就是有錢,這就是不怕浪費,這就是只許說我不樂意玩,不許說沒這個設施,我玩不成。
窮酸相的背后,就是沒有,沒見過,沒經歷過,進而產生的不自信。那么反過來作妖,或許培養出自信的過頭的傲慢家伙,但至少不會怯場,啥時候都牛皮哄哄,這種細節處顯出的富貴,不就是有權有錢的人所追求的體面的一種么?
這么一看,就發現人家也不傻,而是富有令其可以任性和浪。
厄尼也未曾沒有自省自問過:我這是不是因為屁股落在這邊了,就滋生了洗白心態,擱這兒自干洗地?
左思右想,覺得不能這么說。而應該說,不在其位,不謀其事。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那就是旁觀者的看法,說話輕巧,甚至只管挑自己看不順眼的,以及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他現在是當事人。就是另一種感受。
他發現有錢的滋味,那真是七上八下,太刺激了。
花錢享受時的虛榮,被各路人士捧上天的膨脹感,維系乃至獲得更多財富的苦惱,怕被劫了財神的那種擔憂,還有就是唐僧肉般時刻被謀算而產生的多疑……
他心說:“有錢人還真特么是個危險職業,得虧爺有金手指Hold住,這要換個沒本事的,跳樓或者被跳樓很難理解么?”
所以他這幾年,過的也是挺辛苦的。
畢竟他不止一次算過賬,發現如果不能提升打錢(情緒貨幣)能力,那么心宇宙的套裝,武器,但凡高檔的,想要在現實中具象出來,就得是有生之年系列。
傳說中的‘有些人窮在精神上’就這么實現了!
而另一邊,是現實中的生存壓力。
孤兒寡母,群狼在側,魔法部這個巫師界的政府靠不住……
這不是什么被害妄想癥,而是敵方亡我之心不死。
這里邊最悲催的點在于,作為純血家族,作為有錢人,即便窮了,也不能跟一般的窮人比。
知道的太多了,而且身上背著恩怨呢。
就像這馬爾福家族,《預言家日報》,足不出戶,都能找理由惡心你,編排你,且越來越過分。
想明白了這個,厄尼就意識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玩法不適合用在麥克米蘭家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