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一開,一年級的小巫師們就跟著麥格教授往里闖。
大禮堂確實宏大,不夠厄尼前世見過三千人為一個批次的工廠食堂,對單純有用餐氣氛的大堂并不感冒。
讓他感興趣的,還是裝飾風格,和在營造氛圍上所花的心思。
古老的相關概念,就不必多掰扯了。
藝術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西歐這邊,古典藝術,百千年攢下來,也無非就那些。
那么就說靈思。
霍格沃茨大禮堂的底子,其實就是個很舊的古堡,墻壁、地面、桌椅,都拿不出手。
掛著火盆的雕塑也只是乍看特別,還得是在人們習慣了現代的簡潔設計的對比基礎上。
細一想,其實挺Low的,怪獸嘴刁火盆,盆里添加的不是什么傳說中香料圣油,味道不好還煙大,那火盆上方被煙熏火炙久了的雕像,能有幾多看頭?
還有大禮堂一側的那個大型壁爐。
壁爐的結構,就古老且不科學。它的煙道是直的,風很容易就倒灌進來,令煙火向外撲。
瞧瞧那壁爐上方的墻,熏的黑漆漆的。那么背對著壁爐坐的小巫師,是不是除了要祈禱風不要太大,還得祈禱火不要太旺呢?
事實上,那個壁爐每次在這種師生齊全的大型活動時,要么不生火,要么就得專門以魔法約束火焰。
不如此,會發生一個很囧的問題——地方小,坐不下!
大禮堂并沒有多大,并列四張長條餐桌,包夾三條走道,中間的那條,也就比兩邊的稍微寬那么一點點,能在長凳上坐人的情況下,容小巫師并排而行。
或許在J·K大神筆下,這禮堂至少在面積上很闊氣。
但電影版就……大家得理解,經費在燃燒……
比較尷尬的是,這里既沒有壁掛爐,也沒有土暖氣,頂又比較高,熱空氣上升……因此論環境的舒適性,跟隨處可見的倉庫比,差距有限。
想象下冬日在倉庫里吃飯的光景吧,同學們。吃的慢點,飯菜都能結一層冰油,在這種環境下做作業,更是一種磨難。
實際上住宿環境也很磨難。
赫奇帕奇也只是跟廚房共享走廊,其他像斯萊特林(地下,窗外是大湖),格蘭芬多和拉文克勞(都是塔),其結構并不支持在寢室安裝壁爐。
結果就是只有公共休息室有壁爐可以取暖。
這就是為什么宿舍的床都是獨立的四柱床,床幔紗簾,夏擋蚊蟲,冬擋寒風,這就是古典。
城堡不是那么好住的,再改造,建造基調就決定了它的一些弊端難以消抹。得到一些總是要失去一些,防護力強不是沒有代價的。
話說回到大禮堂。
既然它就是一個頂高大約2.5倍普通現代商用店鋪頂高(不算拱頂及以上空間)的倉庫,頂多就是有點熏的黑漆嘛烏的粗糙雕塑,連現代那些糊弄人的倒模式石膏雕塑的細膩程度都比不過,更別說噴漆鍍銅處理什么的。
那么這副平平無奇寒酸像要怎么遮掩?恢弘大氣上檔次的嗶要怎么裝?
答:光學效果。
有點生活的人都知道,莫要在燈下買肉。
尤其是特定的燈光一打,那肉的色澤真的是非常棒,不管是生的熟的,都看著很不錯。
所以霍格沃茨的禮堂不能用熒光燈的那種白熾光,只能用、或者說,只適合用火光。
這是一種暖色的光源。
人類的基因中,就遺傳了對這種光源的親和。
看到就會關聯到溫暖,聯想到溫馨,家,安全,熱食等等概念。
但照明也是很講究的,那些僅布置了壁插火把,壁爐火光,燭臺光芒的古堡,光影交織,往往顯得黑沉沉的,甚至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