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叉球,我們教練都不允許我練直球系以外的變化球,更別說指叉球了。”
指叉球,遍觀大聯盟的投手,可能最喜歡投的就是日本人了,這種球需要食指和中指大張,夾在棒球的馬蹄形縫線上,投出去后,會在進壘時快速下墜,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后魔球的快速指叉球,就是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投手不再去碰指叉球,而是選擇用其他同樣可以在進壘時快速下墜的球種代替,追其原因,就是這種球種非常傷手臂,可是外面世界的風云變幻,很多時候難以改變越來越保守的日本,所以還有投手在小時候就開始學習指叉球,真是不知道要說什么。
高之野只能隱晦的提及:“指叉球的話,我們的教練說,可以用其他球種代替呢。”
“野茂的指叉球不是很厲害嗎,在大聯盟那邊的三振效果也很好呢。”既然欒川都這么說了,高之野也沒法說什么,就又轉到其他話題上了。
這周周六,又是木下少棒的主場,高之野和欒川簡單打了個招呼就回到了三壘側的板凳席。
“聽說是你聯系的對面投手約的練習賽嗎?”不知道為什么,消息傳到最后總會變成這樣。
“不——是——的,是對面投手聯系我好嘛。”不管是怎么來的,這場比賽算是正式開始了,大洋少棒選擇后攻,此刻正在場地上進行熱身。
“那個投手的球,感覺在135以上啊。”二壘手吉野站在打擊準備區,和了解投手情況的高之野溝通。
“是的,最速136,變化球比較多,有滑球和二縫線,完成度不好說,你這次先瞄準直球打擊吧。”
比賽開始,吉野作為第一棒,站在打擊區,心里想的是高之野的囑咐,卻沒成想,連著三球壞球,‘這個投手和我們家王牌還真是不一樣啊,開局這么不穩。’
最后一球,好球帶上緣的壞球,吉野棒子都沒揮,就直接丟棒要上一壘,結果裁判沉默了一秒,“好球”
哈?今天裁判的眼睛怎么了,但他不敢說出口,只能乖乖又回到打擊區,結果又一球,好家伙,這次差點爆投,保送沒得說。
第二棒大野,他還準備多看幾球呢,但是等了三個壞球后,欒川終于一個好球進壘,接著兩個界外球,這就滿球數了,又一個快速下墜的球,騙大野出棒。
“一出局一壘有人。”
“這就是那個指叉球嗎,這么看起來,還真是非常有欺騙性呢。”高之野還沒打過指叉球,他穿好護具,今天他是第五棒,排在早川后面。
至于他為什么不排在第四棒,一部分原因是教練不想讓他的壓力太大,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在改了姿勢和打擊策略后,高之野的揮空率提高了,但只要他能跟到球,就會把它打成長打或者全壘打。
從數據上來看,第一棒吉野的上壘率很高,在0.3以上,作為第一棒,他即使沒能打出去,也會多選幾球,屬于打擊和技巧并重的打者,唯一問題就是長打率不足,究其原因還是力量。
第二棒、第三棒有打到外野手前面的力量,但更多的職責還是推進壘包,等到第四棒早川,他的打擊三維比較好看,屬于綜合能力比較強的選手,相比于現在揮大棒的高之野,還是比較穩的。
“喂喂,這個投手怎么回事?”欒川連投了四個牽制球,看起來現在找不到投球感覺。
‘他在想什么啊,明明是他約的比賽,緊張了嗎?’高之野揮了兩下球棒,非常納悶,他還想試試那個指叉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