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既然你這么想回來得分,我就送你一程!后面我就不保證了。’
朗致瞄準9號投手心情不穩時,投出的偏高球路,打向二三壘,二壘上的早川,一看這個方向,立馬回踩壘包,目送那顆球打穿了三游防線,才放心的沖向三壘。
于是三局下,無人出局的情況,明泉寺少棒又迎來了滿壘危機。
從板凳席來了傳信人,內野人員聚在一起:“教練說,后面的棒次威脅性不大,只要把他們解決掉,就算失一分兩分也沒關系,這局就交給你了。”
果然如明泉寺少棒的教練所料,七棒短打送壘,早川回來得分,八棒三振出局,九棒外野高飛,這么危機的情況,只丟一分就結束了。
又一次,這么有利的情況,死活拿不下分數,基本都斷在后段棒次身上,二宮教練擰緊了眉頭,看來要放棄一部分守備,來追求打線的連貫了。
四局上半,這回又要輪到明泉寺的二棒了,這個人還是很有威脅性的,不能在他上場前讓人上壘。
二棒上次是用變速球解決的,那么趁著他還有印象,用變速球做誘餌來三振他吧。
被某個球種三振過的打者,再次站上打擊區的時候會想些什么呢,雖然他再三告訴自己不要猜測投手會投什么球,心里還是有一角在想著‘還會不會再投變速球?’
就像是連著考兩場數學,上場被一道幾何題弄得非常難受,最后還是做不出來交了上去,那么他下場考試,在發卷子的時候,會不會在心里想著‘千萬別再有那種幾何題了,真的做不出來啊。’
捕手配球時的思路,就要反著來了,他們要記住每個打者的特點,把投手的投球當做知識點,投手球種多,相當于知識點全面,打者總有記得牢的知識點和沒記住的,那就主要考打者沒記住的知識點,又或者投手只有兩個比較好的球種,相當于知識點集中,那就繞著問、把考點隱藏的深一點,等打者被繞暈了也就考不好了。
當然這里面還要觀察,到底是知識點真的不會,還是只是發揮的不好,這種情況就沒有一個判斷條件了,只能靠捕手的主觀感受,畢竟搜集上來的打者資料有可能并不客觀反映現實情況,大多數還是要再由捕手去判斷。
所以,第一球,投個內角變速球,但是要投到壞球區域。
二棒往后退了一步,重新站定后抿了一下嘴唇。
‘看起來有些緊張。’
第二球,再來個外角直球,轉速要高,和剛剛那球的體感完全區別開。
二棒在球來的時候,胳膊動了下,但是沒跟上節奏,就放過了這球,“好球!”
一好一壞,來個內角的低轉速直球,二棒這時候已經非常猶豫了,揮棒揮到一半,又收了回去,早川抬手詢問一壘審,那邊給出了‘揮棒有效’的裁決。
這下兩好一壞,打者差不多該下定決心揮棒了吧,既然變速球打不好,那么這時候就賭直球來揮棒。
最后一球變速球,二棒揮了個大空,三振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