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尚很清楚,這位邀請他入宮,第一是打不過,第二也還是驅虎吞狼那一套,想利用魔門,徹底解決佛門。
滅佛至今已有年余,靜念禪院卻依舊存在于長安城外,其實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原本的劇情軌跡中,靜念禪院最后的結局應該是搬離了北周,轉為洛陽南郊,實力肯定是損失不少,但底蘊猶在,所以借著楊堅的興佛,又很快強盛起來。
現在嘛,黃尚則盯上了靜念禪院那三千武僧。
這股力量,太過可怕。
別看他沖擊北周千人禁衛,似乎輕而易舉,毫無壓力,但尋常的禁衛和修煉靜念禪院武學的武僧,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換成后者,除非是破碎虛空的存在,否則絕對沒辦法硬抗,大宗師也必須暫避鋒芒。
毫不夸張地講,這是江湖中的最強力量,可以鎮壓一切不服。
這也是宇文邕最為忌憚的。
誠然,佛門的理念,注定了他們不會直接造反。
但萬一天下蒼生有話說,覺得某某人有明主之相,然后佛門為了天下蒼生,去輔佐某某。
那試問,和造反,又有什么區別?
所以不把這三千武僧滅了,宇文邕覺都睡不好,此時此刻,看著悠然品茶的黃尚,他干脆把話挑明:“不知閣下何時去挑戰了無,朕必親至,一睹盛況。”
黃尚道:“三月之約未至,我不會以少欺老。”
宇文邕心中恨不得把佛門魔門統統殺光,面上還得欽佩一笑:“閣下大宗師氣度,佩服佩服,只是靜念禪院怕不會遵守約定!”
南北朝時期,佛門發展得太迅速了,如今為首的是靜念禪院與慈航靜齋,但并不只是這兩方勢力。
還有如四大圣僧出身的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成都的大石寺,姑蘇的寒山寺等等,都有高手存在。
如今靜念禪院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這些高僧已然由四面八方匯聚長安。
一旦“圣僧”了無不敵,眼見著要佛消魔長,你說這些高僧是只會看著,還是狂吼一聲“跟邪魔外道不用講江湖規矩,大家并肩上”,一窩光頭以無比悲壯的氣息,狂撲上來圍毆?
宇文邕此言正是為了刺激,黃尚聽了卻是反問道:“如今的天下,不止一位白道大宗師吧?”
宇文邕面色一變,想起了一個他不愿意回憶的人來。
是那個人,一手破壞了他利用突厥,進攻北齊的大計,逼得他不得不提前發動滅佛。
裴矩!
晉陽書院院長!
此人淡泊名利,一力對外,名震天下后,教書育人,越來越為天下人所敬仰,公認為白道新的大宗師。
而那北齊新帝年幼登基,也因為他坐鎮晉陽,得到支持,穩定了朝堂。
宇文邕一想到這橫空出世的人物,就不禁與眼前之人做出比較。
按照年紀,裴矩跟眼前的石之軒年輕相當,畢竟魔門中人看不出年齡,這個石之軒外表年輕,可能是真的年輕,可能已經年近半百。
但毫無疑問,他也是魔門中的后輩。
長江后浪推前浪。
天下真要翻開新的篇章了。
宇文邕同樣是年輕人,卻不希望看到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