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僧坐穩了!”
好個老黿,蹬開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一曲逮蝦戶,直接在通天河中秀了起來。
三藏師徒坐慣了祥云,倒是覺得新奇,一路上左顧右盼,八戒還將腳伸下水,很快就聽到咕嘟咕嘟聲,許多魚蝦浮了上來。
猴子推了八戒一下:“呆子,收起你的腳!”
八戒嘟囔道:“以前在天河,你也伸腳的……”
老黿游得快,倒是不怕這,一路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三藏聊天,待得時機成熟,突然問道:“圣僧從西天而來,能否知過去未來之事啊?”
三藏道:“因果之道,博大精深,貧僧不敢奢望遍知過去未來,只求明了今下所為,日日自省。”
老黿沒聽懂其中禪機,笑道:“圣僧何必自謙呢,小生在此間整修了一千三百余年,雖然延壽身輕,會說人語,卻是難脫本殼,萬望圣僧幫我算上一算,幾時可得一個人身?”
在外人眼中,這頭龜兒是頭老黿,但在神黿一族,他還是位翩翩美少年,以小生自稱。
正常情況,妖族百年就能化成人形,五百年就是一次覺醒天賦神通的機會,老黿修煉到一千三百年,竟然連人身都化不出來,確實有些古怪。
三藏卻不好奇,一心禮佛,雙手合十,巋然不動。
說是不算,就是不算。
倒是猴子聽了這話,有了興趣,繞著龜殼轉了一圈:“嘿嘿,俺老孫替你瞧瞧如何?”
老黿卻不認識這毛臉雷公嘴的和尚,在他眼中,三藏就是主任醫師,還是院長親傳,這位怕是實習醫生,委婉地拒絕道:“小生只在通天河里過活,見識短淺,不知閣下是……”
猴子齜了齜牙,到了熟悉的詩詞歌賦環節:“你且聽好,我自小神通手段高,隨風變化逞英豪,養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回把命逃,一點誠心……一點誠心曾訪道……訪道……去哪里,嘶,怎么不記得了?不!不可能!我怎么連這都忘了!”
本該是數千字洋洋灑灑的介紹生平,但剛剛說了幾句,就像是卡殼一般……
猴子齜牙咧嘴,抱住腦袋,一股無盡狂暴的妖圣之氣瘋狂升騰,而頭頂上的金箍也再度浮現,予以壓制。
詩詞是刻入妖族靈魂中的,連詩詞都忘了,對于金猴的打擊前所未有地大,他抱住腦袋,瘋狂嘶吼,反應比起之前大了無數倍。
“小生……小生支持不住了!”
這可苦了老黿,背上馱著一尊發瘋的妖圣,血脈中的威壓令他瑟瑟發抖,突然一翻。
這個四腳朝天來得太過突然,那妖圣之氣威壓四方,八戒沙僧白龍馬全部受到影響,一時間猝不及防,齊齊往水中掉去。
“不好!經書!大威天龍,世尊如來,去!”
唯有三藏執行力最強,眼見著落水,雙腿猛然一夾胯下的小白龍。
大威天龍廣力菩薩,不正是動用大威天龍法咒的最佳媒介?
小白龍身不由己,金光暴漲,與三藏人馬合一,硬頂著猴子的兇威,倏然穿梭,來到經書之下。
三藏袈裟掀開,高高隆起的雙臂上揚,將之托住,不費吹灰之力。
可就在這時,他突然感到,那些經書變得沉重無比,好似真的變成了兩座山!
“大羅法咒,般若諸佛!擔山!”
三藏臨危不亂,再度念咒,胸膛鼓起,力之瀾流迸發,雙臂向上一撐。
即便是真的山,也給你扛住!
“臥槽!臥槽!”
這一幕落入了上下兩伙輪回者眼中,不,應該說還有萬里之外的冷軍,因為他要三位追殺者轉播通天河的情況,結果就看到了唐僧大發神威的直播。
徒兒們,到為師身后來?
“唐僧就算封了佛,也沒這么快適應能力吧,頂多騰個云駕個霧……”
“他雖然對佛法虔誠,但軟弱謙卑的個性,并不適合戰斗,我肯定出現了幻覺,這特么不是唐僧,是法海,還是趙文卓版本的!”
“不對勁!”
有人一語道破天機,有人則察覺到了不妥。
冷軍觀察敏銳,不僅看到了唐僧的發飆,還注意到了猴子的迷茫,關鍵是那金箍。
金箍是佛門控制齊天大圣的手段,取完真經,猴子被封為斗戰勝佛,完全歸屬于佛門,這緊箍當然摘了去,現在為什么還在頭頂?
再聯想到外面那尊跟七星級神魔大戰的大圣,冷軍覺得其中必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