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點頭:“當然記得。”
八戒道:“俺當時問那些兔子,才知翠娥早已下界,后來反復推算,才明白了她的一番苦心,是天庭不允私戀,特意下凡結成連理,不料俺老豬運道不好,成了這副模樣……”
猴子明白了:“這么說,那翠娥仙子正在這村莊中?”
八戒努了努豬嘴,猴子看了過去,就見一位人比花嬌的姑娘,正在村口眺望,當看到八戒的一剎那,不僅沒有為那兇惡丑陋的外形嚇住,反倒目光盈盈,激動地揮起了手。
猴子明白了:“所以,你也要走了嗎?”
“猴哥,保重!”
八戒來到三藏面前放了佛經,一如沙僧那時拜下,行師徒大禮,同時捫心自問:“我怕的是什么魔?畏的是什么妖?”
這是對這一段傳經之路的總結,也是對小長安的拷問。
三藏看著八戒,有些欣慰。
這看似最不成器,實則心中自有一桿秤的徒弟,也悟了。
自從沙僧離開后,他也想了許多,修行并非只在佛門之中,這些徒兒能有自己的理解,作為師父,應該給予祝福。
三藏的態度慰藉著八戒兩難的心情,他的淚水由衷地流下,自問自答:“怕的是心中魔,畏的是情中妖,師父,保重!”
“去吧!”
三藏露出不舍,輕輕拍了拍他的豬頭,八戒褪下僧袍,一步步向著高家莊走去。
他再也不壓制自己的**,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糾糾威風欺太歲,昂昂志氣壓天神,高喝一聲,聲音里前所未有的幸福美滿。
從此以后,佛門少了一位凈壇使者,烏斯國界高家莊多了一位女婿。
隊伍里少了兩個,一下子變得空蕩蕩,猴子牽著白馬,白馬背上馱著佛經,一路往南瞻部州邊界而去。
終于,出了烏斯國界,抵達了海岸邊。
海面一望無際,想要穿越大洋,對于普通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如果有小白龍的話,又算不得什么。
可白龍馬也將佛經放下。
猴子麻木了,就見小白龍化出人形,來到三藏面前拜下,雙手合十,問出了自己的問題:“我求的是什么果?了的是什么心?”
三藏默然。
小白龍尋找的是振興龍族之法,入佛門也是看上了佛門的大興,可最終他明白了自身所求,不在此道,自己回答了心中的答案:“我求的是寂滅果,了的是三世心。”
寂滅是滅敵,三世是因果,小白龍將佛門之行完全當成了一場戰斗學習,倒是受了天龍紋身的影響。
無分對錯,各自有各自的理解。
在感情方面,小白龍倒是最為灑脫,颯然一笑,雙手合十:“多謝師父一路栽培!”
說罷,他縱身而起,化作一條大威白龍,蜿蜒高飛,向著四海而去。
長嘯一聲,聲音里前所未有的清晰明悟。
從此以后,佛門少了一位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四海多了一位真龍。
最后,陪伴三藏的只有猴子。
哦對了,還有如小山一樣的佛經。
猴子瞅了瞅三藏,三藏瞅了瞅猴子,師父倆神情微妙,無招勝有招。
作為徒弟,最終還是由猴子無奈地挑起佛經,頓時一咧嘴,留下了感恩的淚水:
“沙師弟,這一路,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