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鄉民提供的信息,漁翁島比之漁山島不小,上面同樣有水源、有山嶺,還能種一些簡單的農作物。
漁翁村不到百口,一般都是自給自足。
很少如他們一樣,前往永春州去換購物資。
是以漁山跟漁翁兩島的交集也不算太多。
張三郎就是本次的向導,他是漁山島中,唯一和漁翁島有親的人,母親就是漁翁島嫁過去的,可惜也是早早的沒了。
古代漁船都靠臂力推動,說白了就是兩只手決定速度,實在是慢的令人發指。
早起出門,如今日頭過半還沒有走到一半。
李成看海景看的都沒耐心了。
“三郎,還有多久才能到?”
李成轉過身問道。
“大人莫急,到漁翁島估計要到傍晚了!”
張三郎笑著回答道。
“可真夠遠的!那邊那座島看起來很大,叫做什么名字啊?”
李成坐在船艙里,指著東南方一座島問道。
看起來寬約有五六里的樣子,島上郁郁蔥蔥都是樹木。
比漁山島要小上幾分,估計有七八平方公里的樣子。
漁山島李成也轉過了,粗略來看也就十平方公里左右。
中間是海島丘陵,漁民都在海邊的過渡帶生活。
這島雖然不算大。
但看起來更加的漂亮。
只是不知為何沒有漁民在那里定居?
“那里啊?咱們一般叫鳥島,島上有好多鳥!不過附近魚不多,都被那些鳥給吃了,是以很少有人會過去!”
張三郎看著那座大島說道。
“原來是這樣?那島上都是些什么樹木?”
李成又好奇的問道。
“很多種!不過以樟木、柚木、檀木、楠木,我們造船的時候一般都會到這里來伐木,這些木料好,還能防蟲蛀,不容易腐爛!”
“是嗎?造船的木料都是從這里弄得?”
“對啊,里面還有一種樹,會流出一種樹膠,也是船上用的好材料,使用上之后,就不會漏水!”
“不會是橡膠樹吧?”
李成再次驚訝的問道。
“不知道,一般都叫他膠木,偶爾過來取一些黃膠。”
“流出的膠是黃色的?產量怎么樣?”
橡膠樹的樹膠是白色,黃色肯定就不是橡膠樹了。
但是應該是一種差不多的東西。
不然也不可能作為造船密封使用。
“對,黃色的!產量還不錯,割開樹皮綁個瓦罐上去,估計三天就能夠接滿,足夠造一艘漁船。”
“真是好東西,回來去島上看看!”
李成高興的說道。
“大人還是別去了!”
張三郎趕緊說道。
“怎么了?島上還有猛獸不成?”
“猛獸倒沒有,但是毒蛇就特別多了。到處都是蛇,要不是生活著很多海雕,估計那島都沒法上去!”
張三郎有些恐懼的回答說。
“那你們怎么上去的?”
“都是正午時分上島,蛇還會少一些。伐木或者取膠都是有人放風、有人工作,還得提前撒上雄黃。不過就算這樣,還是難免會遇到蛇,村里前些年好多人都被咬了,根本救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