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集體遷移到白沙島上,做起了朝不保夕的漁翁。
造船手藝卻沒有落下,漁山五島的漁船,基本上都出自他們之手。
劉全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頭發、胡須都是花白。
李成一上岸,老頭兒就帶人跑了過來。
這個縣令老爺好,每次都會帶東西過來。
李成這次也沒有例外,慢慢一船的米糧布匹。
陪著劉全看了看風暴受災情況。
比起漁山島來,白沙島這邊要好得多。
畢竟都是手藝人,修的房子也比其他島結實很多。
“劉翁,這次來我是打算造船!身后這兩位是王五和王七,他們也都是造船的大匠,曾經造過最大的船只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在海中遠洋行至萬里之外!”
王五和王七憨厚的拱手笑了笑。
“縣令大人說的是真的?兩位大匠,請受小人劉全一禮!”
劉全愣了一下,趕忙向王五和王七行大禮。
在工匠這個領域,見到大匠行禮那是規矩。
雖然劉全也算的上大匠,但是他可造不出四十丈的大船。
能造出十丈的已經算是大匠了。
十丈多少米?
那就是三十三米!
古代三十三米的船,絕對算是巨無霸類型的。
人家兩位呢?能造出四十多丈的巨艦。
那是十丈能比的?可不是單純拉大尺寸的問題。
技術難度成幾何倍的上升好不好?
他反正沒本事造出那么大的船。
就算造出來,估計下水也就散架了。
別說行出萬里,就是行出一里那都是運氣。
“不敢當!不敢當!”
王五、王七趕忙回禮。
“兩位大匠請隨我到家里坐,還有許多事情小老兒要請教呢!”
劉全低頭躬身,比對李成還要恭敬。
看的李成也不禁啞然失笑。
果然科學家腦子都是不同的!
人家是大匠,也勉強算是科學家吧!
“大人想要造四十多丈的大船嗎?”
到了劉全家中,李成坐在主位,劉全趕忙問道。
“不,現在造那么大的船也沒用,十丈以內足矣!”
“那就好,要是大人想要造那么大的船,估計木料都得準備個三五年!”
劉全苦笑著說道。
“哦?鳥島那邊不是很多良材嗎?”
李成疑惑地問道。
然后就看劉全和王五、王七都苦笑起來。
才知道自己應該是犯了理想主義錯誤了。
造船應該沒有那么簡單。
“大人,造船的木料,并非伐下來就能用。船體、船板、桅桿也都用的不是同樣的木料。而且木料至少風干兩年以上,很多木料還需要浸泡桐油防蛀,倉促之間伐下的新料是不能用的!”
王五拱手解釋道。
“原來如此,那倒是有些麻煩了!”
李成摸著光禿禿的下巴說道。
他還以為造船有木頭就夠了。
沒想到造條船這么復雜。
至少兩年還不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小老兒才問大人是造多大的船,若只是十丈以內的帆船,我白沙島就有相應地木料儲備,隨時都可以開工!”
劉全捋了捋胡須說道。
王五和王七也不禁點點頭,看來兩人已經想到這里了。
“劉翁您這嚇我一跳,能造就好!”
李成當即笑著說道。
“請大人和兩位大匠隨我到小環島,那里是我們幾十年建出來的船塢,船都是在那里造的,也讓兩位大匠幫著掌掌眼!”
“劉翁帶路,我們馬上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