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說話都有點不利索了。
畢竟誰看到突然出現一艘船,也會驚詫莫名的。
老劉頭兒這已經算是心理素質不錯了,沒看王五和王七還有那些村民,早就跪在地上只知道磕頭了。
“從神仙那里換的,你們看看這船怎么樣?”
李成笑著說道,用神仙含糊了過去。
這艘船是韃子朝晚期,粵海等地廣泛使用的貨船。
有的稱之為洋船,當然這個洋船,并不是指的西洋船,而是被當地人叫做“大眼雞”的廣船,全長不到十丈的尖底海船。
兩頭上翹,船頭、中、尾各有一張帆,其中船中部的為主帆,船頭用紅色尤其涂著兩個大眼睛。
水密艙、多孔舵等新技術全都有,通體使用鐵犁木打造,第一個特點是快,第二個特點是穩,第三個特點是牢固。
據說大的廣船有50多米,寬約十米,深達5米,滿載排水量在千噸左右,不過李成還買不起那么大的,只能先買艘二十多米的縮小版用著,等到自己這邊能夠造船了,直接上馬造大船。
韃子時期,造船技術不如宋明兩代,但是海船方面也不差多少,起碼比較適合當時的環境,技術方面也是非常不錯的。
還有就是,這艘船相對來說比較便宜。
他當然想買艘大福船,關鍵是也沒那么多錢不是?
這平臺他也是發現了,買東西不收手續費,但是買東西那是往死里要啊,越貴的東西要價就越高。
反而是一些生活用品,倒還是蠻實惠的。
不過也無所謂了,畢竟優勢大于劣勢。
“大人,這船看起來有些怪異.....”
劉全和穩定下來的王五、王七打量著大船嘀咕道。
“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李成笑著當先走了過去。
上船有點麻煩,畢竟是大海船,沒碼頭不好上。
還是白沙島的小伙子先爬上去,然后又將他們拉上去的。
大概三米多高,水面下有不到一米,水面上還有兩米多。
李成走到船頭,視野還真是不錯,能夠看的很遠。
劉全和王五、王七則直接進船艙看去了。
人家是懂技術的,知道應該先去看什么地方。
這艘船將是他的第一艘貨船,也會開啟他的海上絲路第一站。
自己造實在是太慢了,買一艘先用著也挺好。
“大人,這船太厲害了!”
劉全從船艙中出來,趕忙大聲喊道。
“哦?劉翁覺得這船不錯?”
“非常不錯,尤其是船舵設計.....”
然后老爺子就開始講述起來,都是這艘船的各種優勢,李成也帶著笑臉傾聽,雖然他聽得不是很懂。
不過在地球見過那么多萬噸巨輪,這艘小木船還沒什么值得驕傲的,等到有錢了必定要將那些大家伙搬過來才行。
就算到海上玩“碰碰船”,也不帶怵任何人的。
王五和王七也從船艙走了出來,他們倒沒有劉全那么激動。
畢竟寶船都造過,見到這樣的小船也沒什么值得激動的。
“怎么樣?這種船能造出來嗎?”
李成笑著問道。
“回稟大人,能!”
王五直接痛快的答道。
“好!那就先仿制這種船吧,等到機會合適、條件足夠,讓你們繼續將寶船給造出來!”
“謝大人,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