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就是寫了也不如蘇憐星的字好看。
人家那才是家學淵源,他一個破落書生比不上。
“那好,我就謄寫下來,此詩應該作何名呢?”
“望月懷遠,看著月亮想念遠方親人,簡單易懂!”
李成當即就將名字也不客氣的實施了拿來主義。
“立仁可還有至親在世?”
蘇憐星心中一動輕聲問道。
這個小男人應該也是個有故事的人,不然怎會做出這樣的詩來。
“有個姐姐,確實好久未見了!”
李成想了想,好像還真有一門至親。
在望江老家那邊,還有個已經出嫁的姐姐。
確實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也是十四歲就嫁了出去。
如今算下來,起碼有五六年沒見了。
嫁的人倒也算得上是殷實人家,應該不會挨餓受凍才是。
“那為何不將大姐接來呢?也好一家人團聚才是!”
蘇憐星執筆提腕,聽到李成說還有親人不禁說道。
“你說的也是,回頭我跟岸上說一聲,讓他們將我姐接過來,還真是好久沒見了,要不是你提醒還真沒想到這茬兒,到這起碼我還能養得起他們一家子。”
李成立刻點了點頭,就算他本人和原主沒關系。
但畢竟繼承了人家的一切,總要盡一份心才是。
有個親戚,總比一直孤零零的要好。
“立仁,如此佳節,不如再做一首中秋詞可好?”
蘇憐星將那首《望月懷遠》謄寫到紙上,再次兩眼放光的盯著他說道。
“不來了吧?剛才一首詩就將你們給弄哭了,再哭我都不知道怎么勸了!”
“立仁不必擔心,這次定不會再做小女兒態,我希望立仁做首長短句,好譜出來吟唱!”
蘇憐星馬上保證道,而且還直接給來了個命題作文。
這次不讓他來“濕”的了,而是做長短句。
長短句這東西就是詞。
格律要比詩開放靈活,更加適合吟詠傳唱。
“長短句啊!你還真說到我最擅長的了,對于長短句我比作詩要厲害,現在就給你來一首,我吟你書如何?”
李成直接點頭答應下來。
對于宋詞,他確實比唐詩要喜歡一些。
當初上學時候為了裝一把文青,還真背下來不少經典。
最經典的當然還數蘇老兒的《水調歌頭》,不過這次李成不打算搞他。
不過早晚可能會搞這首,畢竟經典也是有保質期的,不用浪費……
他選的另一首他更喜歡的中秋詞,認為并不比明月幾時有要差。
看到蘇憐星答應,他當即清了清嗓子。
再次將手背到身后,趿拉著拖鞋邁開四方步。
古人吟詩作賦都喜歡這種套路,他也趕時髦來一回。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蘇憐星一邊寫一邊體會,不由的驚訝抬起頭來。
果然立仁的思想就是不用于凡人。
考慮的事情總是與常人不同。
“還有呢!還有呢!”
“.....等我喘口氣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