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都將我大乾當成肥肉了,出了事就到大乾討吃討喝!這其中應該少不了兩國那些人的支持,用流民加重我大乾的負擔,真是好打算啊,想必六王爺已經命虔州緊閉城門了吧?”
賈文和隨口的回應道。
“那是自然,流民數萬,進城就麻煩了!”
“既然如此做了,就這么辦吧,總好過丟了郴州再丟虔州!”
“王兄怎么看呢?”
“你們定就可以!”
錢巽揮揮手不在意的說道。
李成這邊眉頭緊鎖,不知道這仨人為什么做這種決定。
定下心神,看似隨意的問道:“不知為何不講流民收入大乾?也算是增加人口了!想必以大乾的國力,多養數萬人還是能應付的!”
“賢侄有所不知,我大乾看似繁華,其實也不富裕!虔州位于唐楚漢三國之間,本就是山地為主,產糧不足、民生艱難,若不是其地位重要,可以直指唐楚腹心,我大乾早就放棄那里了。如今流民四起,唐楚兩國意欲驅流民進城,若是讓他們進去了,不說虔州安危,沒糧吃那些流民還不一樣要造反?如此虔州危矣!為了那點人口,就丟掉一座城不劃算!”
錢坤笑著跟他解釋了一句。
“那若遷流民至海岸富庶之地呢?也可以增加人口!”
“千里遷徙、勞師動眾、耗費錢糧,更加是使不得!”
賈文和當即反對道,瞇著眼睛看了李成一眼,卻沒有過多解釋。
“殿下不太了解情況,虔州至東海兩路,中間崇山峻嶺阻隔,耗費太過巨大。就算遷到東海兩路又如何?東海兩路包括這江南東路,可開墾的良田早就開發完了,而且大多集中在各世家手中,哪有田地分給流民?到時候沒有田地、糧食,流民千里遷移更是禍患,還不如任其自生自滅為好!”
錢坤看來今天心情不錯,看到賈文和沒解釋,自己將其中關鍵說了出來。
“原來如此!那確實是孤想的簡單了!”李成當即點頭應是。
不過心里倒琢磨上了。
“無妨,賢侄不了解情況,想必元國不會遇到這種事情吧?”
錢巽同樣笑了下,免得傷了李成的面子,也小小的捧一下元國。
“確實!我朝對于人口極為重視,若遇水旱災害,朝廷定會第一時間開展救援。錢糧物資堆積如山,迅速轉運至受災地點,并且會派遣附近的軍隊參與到救援之中,盡量不讓一位子民因災害受損,災后防疫、重建都是朝廷來做的!”
李成點點頭說道。
“上國實力驚人,如此做卻正合王道,我大乾卻沒有這等實力啊!”
賈文和嘆了口氣,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說道。
但是看那表情,分明是沒將這件事太放在心上。
“虔州是否距離樟水不算太遠?”
李成知道他們肯定不會要那些流民的,不過他卻是有些興趣。
無論是元島還是漁山,都是特別多缺人,古代人口就是生產力,沒有人就沒有兵、沒有工、沒有民,平臺雖然都可以提供但絕非長久之計,他很早的時候就在計劃這件事情了,也通過多種渠道在這時代收集人口,但效果卻一般。
虔州雖然遠一些,而且也都是流民,但幾萬人數量還是不少的。
“虔州地處贛水源頭,與樟水倒還是有段距離,不過為了更好的控制西南地區,我朝在嶺北地區的群山之中倒是修了一條官道,賢侄此問不知為何提出此問?”
錢坤有些好奇的向他問道。
“小侄有塊封地,是一極大的島嶼,其上沃野千里,卻因為地處偏僻人口不足,若是我愿意接納這些流民,一則補充人口,二來也算是做些善事,不想讓流民死太多人!”
“不劃算,不劃算!勞民傷財、路途消耗都是極重的負擔!”
“若由本太子出錢出糧呢?只需要開放樟水,讓我的船隊進入即可!從虔州到樟水所需要的錢糧,小侄都可以承擔,另外再送米糧十萬石、各類寶貨一船!”
“賢侄此話可當真?”
錢巽猛地坐起來問道。
錢坤和賈文和也都面色一整,若真是如此,他們可就賺大了。
“自然是真的,可以在樟水以貨易人!”
“數量有限制嗎?”
“越多越好,若人過十萬,小侄再加米糧十萬石!”
“此事就這么定了,王弟、左相,明日盡快敲定此事!贛南、湘南大災,流民還是很多的!就像賢侄所說的,能救一人也是功德!”
“臣等定當辦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