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覺得我是建筑天才,不舍得讓我就那么死了!”
“你的臉皮與你的胡須有一拼,跟你們法蘭克福人打交道,真的不是個美好的事情!”
“那總比你們這些野蠻人要好,都不懂得享受生活,只會殺人!”
“.........”
楚應同已經腦袋快要爆炸了。
趕忙加快腳步,等到元島一定先扔他們到磚窯待幾天。
不對,讓大人安排的那些思想委員給他們上課。
念經念死他們......
不對,那叫思想再教育。
................
翌日,元島新業鎮。
經過一個多月的建設,新業鎮早已一片繁榮。
高高的城墻中,一排排房屋鱗次櫛比,街道上人行如織。
鎮外不遠處,聳立著七八個高高的煙囪,許多赤著上身的蠻人正在用推車運輸磚瓦。
海岸邊還有一排排軍營,時時刻刻都能聽到訓練的吶喊聲。
身著藤甲的魁梧蠻兵,身負弓箭,手拿長刀一隊隊的在附近巡邏。
海灣之中,十幾艘二十余丈的大船擠得滿滿當當,都是上下三層,桅桿無數。
這就是李成新購的西洋風帆戰列艦,雖然還是木制大船,但戰斗力已經是舉世第一,絕對不弱于后世的一些小巡洋艦,是十九世紀最先進的戰船。
無數小一些的船只,在戰列艦之間穿梭往復。
這些船只,已經讓海灣顯得不夠用了。
新業鎮議事廳中。
幾個人圍在一張懸掛的地圖前激烈的商討。
“汪統領,我覺得港口建在此處最為合適!”
楚佂指著地圖一個位置,向旁邊一個中年人說道。
“汪某初到元島,對于此處還不算很熟悉,但楚大人剛才說的這個地方,汪某確實有些異議。你看,此處瀕臨河口,水面和深度應該還可以。不過四周無阻隔,也無可防御之處,河口泥沙也容易淤積,不是見港口最合適的所在!”
汪直客氣的提出自己的建議。
他來到元島還沒多久,也是從刀口下被救出來的。
在大明晚期也是位響當當的人物,自號五峰船主,后又自立為徽王。
曾經在東瀛島國有莫大的影響力,也間接影響和推動了島國的統一。
說白了就是個海盜頭子,但于海上來說確實有自己的一把刷子。
如今被李成任命為北方貿易部都統制,掌管那十幾艘風帆大艦以及上百艘各類船只。
是負責以后對乾貿易的主要人物和重要的海上作戰力量。
因為海灣已經不足以停泊如此多的大船。
征得李成同意,將在元島選址新建更大的港口。
是以汪直也參加了此次的討論會,對于港口選址提出建議。
“那汪統領覺得何處可以建設港口?也不能離咱們的新城太遠!”
楚佂和李青作為新業鎮的民政官兼建造官,有些發愁的問道。
“我覺得此處建港比較好!”
汪直的手指點在其中一處。
“啊?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