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是交游廣闊,在青州東躲XZ,也沒有被立刻抓住。
后來探聽到中山使團快要回歸,心思一動就想出了個歪主意。
當即趁夜色潛入中山使團之中,跟那使團主事談了半個晚上。
其實張勛的計劃很簡單,就是打算跟著使團回中山。
幫助他們發展和統一,還答應幫助他們買一些武器。
張勛本來就比較能言善辯,死的也能說成活的,黑色也能說成白的。
那中山使者聽到能買武器,另外還可以幫他們發展種植和軍政。
當即就答應下來,帶他們回國以上賓之禮待之。
張勛從使團回來之后,就召集吳世航他們,將自己的計劃說了。
吳世航這些人都是屢試不第,而且家境貧寒的士子。
老大歲數還蹉跎著,也想做出一番事業來。
那些游俠自不用說,當人上人就是他們的夢想。
當即這些人達成一致,打算到海外闖出一番事業。
通過各種渠道買到一批刀槍弓箭,又帶上了一些書籍。
跟中山國使團在海上的一個孤島匯合,隨著他們前往中山做一番大事業。
無論是地球還是這個時空,古人其實都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憨厚。
尤其是長期盤踞中原的十國,對于藩屬國也是嚴加防范的。
有幾種東西,絕對不能流出國內。
第一件就是鐵,尤其是冶鐵技術。
其中也包括刀槍這些冷兵器,容易被藩屬國學會,再打回來就是麻煩。
武器之中防范最嚴密的就是弓箭這種遠程武器。
就算是制弓所需的牛角和牛筋都是嚴加控制的。
民間都很難見到軍隊的制式弓箭。
就算州府的護軍都是用的劣質弓。
而不可能得到長弓,張勛弄來的就是這種。
第二種嚴禁流出的就是養蠶技術,絲綢是名貴貨物,蠶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點。
很多藩屬國也想養蠶,就偷摸帶回蠶蛹或者蠶籽,被發現是要直接被處死的。
第三種嚴謹的技術就是育種技術,跟種植技術還不同,古代也是會育種的。
從老祖宗誕生在這片土地上,種植已經歷經幾千年的發展。
對于如何育種和改良作物品種,早已形成自己的一套體系。
第四種就是瓷器配方,包括泥土、釉面和燒紙的工藝技術。
這些中山國不可能通過正規渠道獲得,走偏門也走不通。
恰好此時張勛到來,言說大多數的技術他都了解。
中山國當然高興了,與他一拍即合。
偷摸的將他們跨越山河大海帶到中山。
張勛等人別看在周國普普通通,但是到了中山那絕對是劃時代的人才。
幾人一分工,張勛就成了中山的左相,開始在國君的支持下開始改革。
利用學到的一些皮毛和書籍,開始在中山進行大煉鐵。
雖然鐵煉出來,打農具都有點勉強。
但架不住這是鐵啊,總比中山軍隊的木棍、石刀先進得多。
等到改革和軍隊都準備差不多,張勛就建議開始統一三山。
先打山北國,吳世航當時就是首席軍師,小小鼓搗一番就一戰而定。
然后就是打山南,同樣也是勢如破竹,若不是逃跑一部分,山南早就平定了。
再之后好不容調集船只,打算一戰定乾坤,沒想到遇到了李成的艦隊。
“你們還挺能折騰,有興趣跟著我混嗎?”
“固所愿也,吳世航拜見主上!”
吳世航當即興奮的跪倒在地。
“以后叫老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