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如今沒有對手,也沒有任何一國可以給他造成威脅。
但是李成的目標始終是放在征服世界上面。
暫時沒有想鉆進中原十國的泥潭之中。
千年動蕩、風云變幻,進去就是扯不清的亂局。
如今他的事業還在起步階段,需要的是安定的局面,讓他的船隊和子民能夠通過商貿,建立起穩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才行,攪進十國干嘛?天天跟那些國家打仗去嗎?
打過來打過去誰還能占了便宜不成?
都得將自己的經濟打成一片爛攤子。
比如乾國偏安東南,雖然慫是慫了一些,跟這個叫爸爸,跟那個喊爺爺的。
但是起碼保持國內的局面還算安定,戰火一直控制在揚州一線。
所以經濟、文化的發展算是十國中比較好的。
再看中原的梁國、武國,軍事強國不假。
但是你打我我打你,據說民生搞得一團糟糕。
要不是仗著民風彪悍,沒飯吃的老百姓都踴躍參軍,然后趁火打劫一下比如乾國這樣的弱國,估計國內的經濟就算不崩潰,也好不到那里去。
所以他現在的策略,就是趕緊偷摸發大財,把元島這邊的基礎打好。
要是真有一天必須插手中原亂局,起碼他也會有相應的實力。
不然就算牛筆吹的再大,所謂的“元國”再是富饒。
只要真刀真槍的干立馬就會現了原形。
戰爭基礎和經濟基礎不在那。
光靠嘴皮子又有什么用?
當晚,李成在他的官邸中宴請了李達善。
兩人只敘親情不談其他,也算是其樂融融。
不過李成倒也得到了不少關于望江李氏的信息。
當初他是沒資格了解這些東西的,畢竟就是個旁支的小孩子。
所謂望江,其實就是乾國的潤州下屬縣城,西鄰唐國,距離唐都金陵比臨安還要近上不少。
之所以叫做望江,是因為縣城就在大江南岸不遠處,登臨高處即可遙望滔滔江水。
李氏扎根望江幾百年,算是望江惟一的大族,族中子弟耕讀度日、詩書傳家。
本來李成以為他們望江李氏就是看到的樣子。
族人大多都會選擇在乾國科舉入仕。
聽了李達善的講述之后,他才知道自己錯的多離譜。
李氏具有深厚的底蘊和歷史,從來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之中。
子弟不僅會在乾國入仕,還會去唐國和武國參加科舉。
這也是他被李達善任命為新家主才有資格知曉的。
唐國那一支,已經貴為吏部左侍郎,為首的正是李達善的親弟弟。
武國那一支稍微差點,還沒進入中樞任職,但最高的也已經混到了知府。
就算乾國這一支遭遇橫禍,也還有不少的李氏子弟和姻親在朝中為官。
李達善的孫女,論輩分還是李成的本家妹妹,現在是賈斌的正妻。
怪不得李達善當初甘為賈文和的馬前卒,原來還有這等關系。
不得不說,貴圈那是真的亂,關系錯綜復雜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