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翁,這些煤是從哪弄來的?我記得當初我放的沒這么多吧?”
李成感嘆的繞著手工蒸汽機轉了一圈,又指著那半艙的煤石,也就是煤炭問道。
“從元島那邊拉回來的,商貿部那些人到元島北方去貿易,拉了好幾船這種‘黑金石’回來,說是當地蠻人換回來的東西,我們一看跟達人提供的那些煤石差不多,就全都給拖回來了!”
劉全有些害羞的回答說。
他們這幫人已經在元島被列入不被歡迎戶了。
每次缺東西,都是到元島各處去搜尋,還美其名曰大人批準的。
對于這些人耶律楚材也是無奈,畢竟是老板手下的第一批居民。
只要是要的不多,也就隨了他們了。
每天新港那邊都有白沙島的人呆著。
來一船貨物他們就跳上去先翻找一遍。
看上的直接裝船運到白沙島這邊,可不就是不受歡迎嘛!
李成點點頭,世人都是不了解科學家腦構造的。
總是將他們當做與眾不同的怪人看待。
但若是沒有這些人,社會又怎么發展進步?
“回頭拿我的手令,喜歡什么就要什么,沒人會攔著你們!”
李成大氣的給劉全等人開了綠色通道。
“不過這蒸汽機還是有些原始,應該行進速度不會太快吧?”
等到劉全等人興奮過后,李成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不錯,還沒有風帆艦的速度快!”
劉全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說。
“這是正常的,熱效率比較低,密封性也不夠先進。你們若是真想研究蒸汽機,我回頭送過來幾個人,就讓他們跟你們一塊做吧,爭取將熱效率提高上來!”
李成其實想要跳過蒸汽機,直接進入內燃機時代。
畢竟蒸汽機再厲害,后面不也被重型柴油機給逼退“二線”了嗎?
但是如今看到這東西,覺得讓這時代的“科學家”們研發積累經驗也不錯。
鼓搗蒸汽機也用不了幾個錢,比起元島那邊的建設來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
從工業革命時期的地球拉幾個蒸汽機的專家,說不定弄著弄著連內燃機也能搞出來。
他最初的想法就是借助平臺發展貿易,但是如今有了這么大一攤子事情,自主研發也需要提到日程上來了,畢竟工業體系的構建沒辦法強塞硬加,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積累轉化的。
而劉全這些人研發精神又是十足,為何不給他們一個機會呢?
蒸汽船就蒸汽船,要知道后世穿越前,還有不少的船用的是蒸汽機。
不過是比現在這種蒸汽機先進一些,熱效率會更高一些罷了。
他的地盤上還開采不出石油,所有都要靠平臺交易。
等到能開采石油和煉油了,在大批量的使用內燃機。
至于后期要發展的紡織、制造,最好還是將電給鼓搗出來。
這些都需要平臺再進行升級之后才能做到。
一舉將他所管轄的地區推向電氣時代。
“好好做吧,人我會給你們安排的!”
李成在船上轉了一圈,就打算回去了。
小環島的造船廠到底還是小了,后期這些人會搬遷到采珠場附近。
那里已經開始船廠的基建,相信不用多久這些人就可以搬過去了。
在那里有的是他們施展拳腳的地方。
李成回到漁山,再次進入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之中。
每天利用平臺,將需要出售的貨物扔給地球那邊。
閑著沒事就掛出一些海鮮的散單,讓大家也有機會嘗嘗原生態的野生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