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哦,我們找就不認識字了。
“這種親生父母不要也罷倒沒什么可惜,如果健康的能找個養父母八成比她親爹媽好。潘醫生,這病還能活嗎?”有人又問。
“先天性膽道閉鎖,這個是看不好的,要進行肝臟移植,生存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移植手術和后期免疫抑制劑的費用對于貧窮家庭估計無法承擔,就是一個病孩拖一家人進地獄。父母估計希望通過社會來救助,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小孩太作孽了!就這樣狠心扔掉實在太可伶了,都不能在媽媽懷里走完最后一段。”喂奶的人潘醫生說,“父母切塊肝不是說的那么容易的,就算自己愿意,首先父母要捐獻肝還要得到自己父母的同意的,有的父母想捐,但是有的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不同意的,只要有一個不同意就不能移植。北京衛視的生命緣有一集專門講小孩子肝移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要肝臟移植,父母大概沒這個經濟實力,不過再怎么樣也不能一扔了之!這當媽媽也做的出來?親生爸媽就這么不管了,那就直接一點希望都沒有了。父母沒錢治想扔給社會,真是想想就氣憤。那么就養著呀,到一歲左右也會走了的,能花他們多少錢啊……這種人沒資格做父母。”人群中的聲音越來越響。
“可能父母是真的承受不起精神和經濟壓力,也許也是萬般無奈。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就知道了,一個病孩子對于家庭和社會都是巨大的負擔,我們沒有碰到就是動動嘴皮子,自己碰到了,怎么選擇?長痛不如短痛,虎毒不食子,我不相信不到萬不得已,親身父母不會那么做。”
“你看那個老梁,他家為了第一個孩子已經花了幾十萬,把家里房子都賣了。真是天上地下!這孩子真是投錯胎了,唉!可憐。扔在沒人的學校廁所,萬一沒有人發現,不就直接死了?”·一個老太太接著說。
“不要臉的父母,會有報應。”
“這個丟孩子的人真是傻,把孩子丟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里,還有一線被治療的可能,把孩子丟在我們這種鄉旮旯,與放在家里等待死有什么不一樣?難道不能容她在自己家里在父母身邊走完最后一程嗎?這病能拖多久啊?就那么等不及?”
“可不是,實在沒條件可以不治療,也別把她扔了!”
“真是畜生不如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議論起來。潘醫生見大家說得差不多,就問大家拿個主意。有人說,想想好心酸,也不知道這孩子的下一步會怎么樣,還是等鎮上的人來決定。
潘醫生點點頭,她打開包裹里,從里面拿出一個安撫奶嘴,嬰兒含上后一直吸一直吸。大家都靜靜地看著,不說一句話。
因為是方言,郭西米聽不大懂,她瞅準機會問:“阿姨,她是什么病?”
“先天性膽道閉鎖。”潘醫生回頭說,“你這小孩是誰家的?”
郭西米立即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撥通了電話:“媽媽,快快告訴我,先天性膽道閉鎖了是不是要死?”
電話那邊的林貝爾說:“可以進行肝臟移植的吧,成功率也是高的!要移植部分肝!花費三十到四十萬左右!但是有大病保險的話,自費就不多了,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郭西米著急地問:“哪里治療最好?是你們醫院嗎?”
“上海的仁濟醫院,是全國最著名的新生兒膽道閉塞的權威,誰膽道閉鎖了?”
“這里有個棄嬰得了先天性膽道閉鎖。”郭西米快哭了,“媽媽,你能救她嗎?”
這句話說得林貝爾心里很難過。在她眼里,十二年前的郭西米,與電話里這個棄嬰沒有區別,所以,現在,她很難回答,但她又必須回答。
“對不起,孩子。”林貝爾說,“這種病既然發生了就是一起悲劇。”
郭西米掛斷電話。林如意很吃驚,她牽著郭西米的手,問她:“你太天真了吧,新聞里多少父母拋棄患病嬰兒了,你媽救得過來?”
潘醫生顯然聽見她倆的對話,又問:“你是誰家的孩子?”
郭西米沒有回答林如意,她對潘醫生說:“阿姨,你太厲害了!我媽媽說的跟你說的是一樣的。”
“林大哥家的.....”有人還沒有說完,郭西米插接著說:“我媽媽是林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