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夢站在窗前看著夜幕下這座自己生活了很久的小城市。
凌晨一點的時候,對面燒烤店的老板送走了最后一撥食客后開始整理店里的衛生,老板娘把酒瓶子一個一個靠墻摞好。
凌晨兩點的時候,零星幾輛出租車慢慢駛過,穿插著幾輛拉滿蔬菜的運輸車,陸曉夢似乎都能感受到新鮮菜葉上滾動著的水珠。
凌晨三點的時候,環衛工人陸續開始清理街道,臨街的早餐鋪,燈光也陸續亮了起來,陸曉夢知道不久之后,炸油條和小籠包的香味,就會遠遠飄過來了。
凌晨四點的時候,結束了一輪工作的環衛工人坐在熱氣騰騰的早餐攤上,給自己買上一碗豆漿、米粥或豆腐腦,用最直接的方式慰藉一清晨的辛勞。
清晨五點的時候,街上的人陸陸續續多了起來,晨練的老人們陸續走出了家門,他們大多人手一輛小拖車,沿著護城河一路快走著,既可以去菜市場買到一家人一天所需的新鮮蔬菜,又鍛煉了身體。買菜回來后,還會在小攤上吃一餐溫暖的早飯,順便打包一些帶回去給還未起床的孩子們。這再平常不過的一幕突然讓她想起來自己的爺爺奶奶,在這里幫她帶孩子的那幾年,他們就是日復一日的重復著這樣的生活的。
早晨六點的時候,大街上人越來越多了,公交車也開始運行了起來,因為時間還早,公交車站上只有零零散散一兩個人。陸曉夢看著之前自己每天都要坐的那班公交車,緩緩進了站。
以前爺爺奶奶在這里幫她帶孩子的那幾年,桐桐斷奶之前,每天一到課間操時間,老兩口就推著嬰兒車準時出現在學校門口,把女兒送過來喂奶。喂完后老兩口再推著車坐3站公交車回去。下午的時候,如果佟海濤有時間就回去接女兒過來吃奶,沒有時間老兩口就繼續重復上午的過程。
桐桐斷奶后,爺爺就帶著老花鏡按照食譜給她做輔食,每天定時定點的給她喂奶粉,帶她去遛彎。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在給陸曉夢帶孩子的那幾年,衰老的更厲害了。
終于桐桐上幼兒園了,陸曉夢的爸爸也因病提前內退,接替了爺爺奶奶的工作,他們就回了老家。陸曉夢的爸爸就每天買菜收拾衛生接送孩子,直到桐桐上了小學,因為爺爺奶奶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爸爸就也回了老家照顧他們。
客臥的開門聲打斷了陸曉夢的思緒,她知道佟海濤起床了,很快廚房就響起來熟悉的叮叮當當聲。陸曉夢環顧了一下寬敞的臥室,再次陷入沉思。
陸曉夢婆婆去世的早,公公在老家除了侍弄幾畝果園外,還養了十幾頭豬和兩頭牛,每天忙得顧不上吃飯。陸曉夢第一次去佟海濤老家的時候,這個淳樸憨厚的中年漢子開心的不得了,忙里忙外張羅了一大桌的好菜招待她。
后面他們結婚的時候,因為把婚前的積蓄都投進了診所里,所以他們暫時不打算買房子,想先住在陸曉夢學校提供的宿舍里。公公聽說后,特意從老家趕過來交給陸曉夢一張卡,說卡上有15萬,給他們買房子付首付。陸曉夢心里既感動又難過,不知道這樣一筆錢他是怎么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