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快落山了,小許氏早就把夕食做好了,周默和周文康各背著一個背簍才回家來。
“怎么才回來啊,默默小不懂事,你都快成親的人了,還不知道輕重啊?”剛進門周文康就被許氏念叨了,“早食默默就喝了一碗薄粥就和我們去會仙觀了,回來也沒吃午食,你看看現在什么時辰了,你不怕把默默餓出好歹來呀?”許氏看周默小花貓一樣的臉,心疼的呀···
小許氏拉著周默就要去廚房洗臉洗手。
“娘,不要罵二哥了,我吃了好多的十月瓜呢,不餓的。而且是我非要二哥把磨芋挖回來才晚的。”看周文康被娘罵,周默也很自責。
他們白天上山時就背了背簍,沒帶其他工具,結果發現了一片白磨芋林。
前世周默因為要推出一季的減肥特色私房菜,特意研究了磨芋代餐食物,其中白磨芋就是其中最好的一個品種,做出來的磨芋豆腐、磨芋粉絲潔白如玉,晶瑩剔透的。
所以當看到那片矮木林,葉柄長有十到四十厘米不等,主干部粗兩厘米左右,淡綠色,光滑,有微小白色間或草綠色斑塊;莖干部有膜質白色鱗片四至七片,披針形、佛焰苞船形。
這不就是前世自己查的資料里我國獨有的白磨芋的外形特征嘛,周默跨著小短腿就沖上去開挖了,把周文康嚇了好大一跳。
等挖出來的磨芋塊莖接近球形,直徑十幾厘米左右,頂部中央稍下陷,形狀像個大型的荸薺,外皮很類似芋頭,坑洼不平。這更一步確定了周默的猜測。
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周默一定要挖,周文康只能找來樹枝,勉強挖來了十幾個,所以晚了。
“什么磨芋?還非得今天挖呀,明天不行嗎?”許氏說著把兩人的背簍拿過來翻看。
只見那個大的里面裝的都是藤梨,小的背簍里裝了十幾個扁球狀的塊莖。
上次周默他們摘的藤梨到了三天后才正式催熟,全家嘗了都很是驚喜,所以第二次大集也帶去集市上賣,結果鎮上的盧府管家買過一回后,陸續又來買了幾筐回去,貌似很是喜歡。據說這水塘鎮上的盧氏還是范陽盧氏的分支。所以幾兄弟回來后把后山的藤梨幾乎都摘了回來,這筐算是今年最后一筐了。
“這不是鬼芋嘛,老二,默默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呀,我和你爹從小都和你們幾個講過這個東西是有毒的不能吃的,你還挖回家。”許氏這次真的很生氣。
當年許氏和周老爹都還小的時候鬧過饑荒,實在沒東西吃了,就有人不顧老人勸說挖了這鬼芋來充饑,結果就中毒死了不少人,所以村里的老人都是叮囑再叮囑小孩不要去挖來吃的,結果今天周默居然挖來一筐。
周文康低著頭挨罵,一句都不反駁。他不是沒勸過,但周默信誓旦旦的說,這個鬼芋又叫磨芋是可以吃的,書上寫了還是一種藥材,可以治陽亢、膏脂和消渴癥等富貴病的。
許氏很少發火,一旦發火全家都沒人吭聲,也沒人敢上前相勸。旁邊的周老爹也是黑沉著一張臉。
“娘,我知道這個磨芋有毒的,全株上下都有毒,莖、葉、根,尤其是這個根莖最毒了,但煮熟處理后就沒毒了···”周默沒說完就被搶了話。
“煮熟了也是有毒的,我爺爺就是吃了煮熟了的鬼芋中毒死的。”這時周老爹一臉沉痛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