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聽著周默的吩咐都動了起來,劉氏雖然驚訝于周家人都聽周默的,但還是跟著忙活了起來。
等周文健拉著板車回來時,家里已經忙活點差不多了,午食也準備好了。因為早上小許氏和劉氏一直在忙,所以午食就由許氏隨便熱了些剩菜剩飯應付了。
當然中午試菜環節必不可少,劉氏這是頭一次參與,早上的米醋已經讓她驚奇了,這中午幾道吃食更是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聽都沒聽過的。
想到出嫁前她娘打聽說周家以三兩銀子賣吃食方子,有人想買還買不到,還囑咐說等她嫁進來要把方子學了交給娘家。
難道這些吃食也是大嫂的嫁妝方子。劉氏打算過后問一下周文康,雖然她不會做這種吃里扒外的事情,家里弟弟也說過只要她日子過得好,娘家的事情不用管。但全家人好像都知道的事,就她不清楚,讓她有種沒有融入這個家里的感覺。
周默嘗了嘗早上大嫂剛鹵的雞爪鴨爪和酸湯磨芋粉,指了指桌上的鹵味問道:“大嫂,這些是今天新鹵的鹵湯吧,沒用原來的鹵湯。”
第一次鹵完磨芋,小許氏就把剩下不多的鹵汁都給周文健他們幾兄弟拌飯吃了,所以第二次周文平買來豬下水來鹵時,周默就提醒小許氏要把鹵湯留下來,可以反復使用的,只要每次再加水和料進去就可以,而且這鹵湯越老鹵出來的越有味。
所以這次才有這么一問。
“沒用原來的,你不是說要試試新釀的醋嗎?所以我就重新開了一鍋鹵的。”
“爹娘,你們嘗了覺得怎么樣,大家也說說和原來的比,今天的鹵味味道怎么樣?”
“味道的確沒有你上次說的有苦味了,但好像沒有入味,味道淡了。”
“對,今天的味道比一起的香也鮮,就說淡了,是不是今天鹵的時間不夠啊?”
“鹵的時間步驟什么的都一樣的,我是鹵完了才喝弟妹去燒水的。”小許氏對鹵制時間不夠的懷疑提出反對,每次鹵制都是她來操作的,每個步驟和時間火候她都能很熟練的把握控制了,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因為默默說過以后要賣的鹵味要保證味道一致,所以每次鹵制的過程步什么的都要盡量一致的。
“不是時間的問題,應該是老鹵和新鹵的區別,同樣的時間老鹵鹵出來的鹵味會更入味一點,所以我才讓大嫂把老鹵保存好的。”周默想了想解釋道,“大嫂現在開始不要原來的老鹵了,今天的新鹵開始每天都加料,鹵一鍋磨芋豆腐、鹵豬筒骨和豬下水,讓二哥挑去鎮上走街串巷的去叫賣,順便把我們家“周記”的招牌吆喝出去。”
“默默這主意好,老三你和你二哥一起去,兩兄弟也有個照應。”周老爹對這個主意很是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