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臘月就下起了雪,周家村位居南方,相當于前世江浙一帶,這里很少會下雪,周默來了三年多,也才趕上今年看到雪。
“都說瑞雪兆豐年,看這場雪,明年應該是個好年頭。”周老爹看著外面下著的雪,感慨的說道。
“這雪還蠻大的,不知道路上會不會積了,老大他們還沒回來呢。”許氏關心的是趕集沒回來的幾兄弟。
“是啊,爹娘這雪越下越大,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停,雞雜鴨雜和豬下水那些都洗干凈備著了,要鹵上嗎?明天還能出攤嗎?”劉氏擔憂道。現在廚房里的活計大都是劉氏在做,她手藝好,小許氏也只是給她打打下手。
“周記食肆”的招牌,經過周文康和周文平半個月走街串巷的努力,終于有了些知名度。家里周默與小許氏及劉氏一起也把幾個吃食改進了幾次,原料上豬下水和錢屠夫(就是周默第一次買筒骨和豬下水的那個肉攤老板)說好了長期供貨的協議,雞雜、雞爪、鴨雜、鴨爪,周文康也在盧家管事的牽線下和幾家酒樓簽訂了收購契約。
萬事具備后,周家就在水塘鎮南市以半吊錢一月的價錢長租了一個攤位,又在南市邊上找了個人家,以每月三十文的價格,租他們家院子的一角堆放桌椅板凳。
每天一早拉出來擺攤,下攤后又拉回去存放,這樣就省下了每天都拉桌椅板凳回家的麻煩。
剛開始周家是全家出動,明明每個人都很忙,還是混亂的不行,不是下錯單,就是上錯東西,還有忘收錢被人吃白食的。
最后還是周默想了辦法,在每張桌子上都放四個竹筒的,然后再做一些竹片綁上紅黃藍綠四種不同的布條代表四類不同的吃食,紅色是酸湯磨芋粉絲、黃色是濃湯磨芋粉絲(筒骨湯磨芋粉)、藍色是鹵味、綠色是關東煮。
食客點單后直接付錢,然后就可以得到對應顏色的竹片,然后把竹片放進桌子上自己面前的竹筒里。接單的就大聲喊單告訴準備食材的人客人點單的內容,等上餐后就把客人面前竹筒里的不同顏色的竹片收回,這樣就不會弄錯,也不會少收錢了。
進過半個來月的適應,食肆上越來越井然有序了,也不需要周家再全家出動了。周老爹夫婦、周默就不用每天出攤了,再后面小許氏和劉氏也不用出攤了,只在家里準備第二天的食材就可以了。
因為東西大多數都是家里煮好了的,所以只有遇到大集這天,三兄弟偶爾忙不過來才會加上倆妯娌來幫忙,平時就三兄弟輪流來兩個出攤就可以忙的過來了。
今天不是大集,由于家里沒什么事情,周老爹也想讓周文健多買些粗糧回來,家里的大米細糧還是不舍得吃,所以一早三兄弟就一起出攤了。
可現在眼見著雪越下越大,三兄弟都還沒回來,家里人不由的也是擔心不已。
“不鹵了先都凍上,如果這雪還是這樣不停,家里就停幾天不出攤了。”周老爹一點也沒有剛剛瑞雪兆豐年的喜悅表情,只有擔心三個兒子還沒回家的憂心了。
雪越下越大,越下越大,一眼望出去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快到申時末了,也沒見周家兄弟三個回來,小許氏和劉氏都有的坐不住了,直在屋里打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