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夜景可迷人了”。
劉漆說:“太遠了,要到大江那邊,誰會去,難道僅僅是為了吹吹江風,那也沒什么意思,而且我覺得那樓造得太高,根本不會有多少人,很空呀”。
康康說:“那邊都是高新科技和快消行業,當然還有金融其它行業,不過建得高氣派,但確實里面沒多少人,不過這不是顯得更加氣派。以前濱江那邊只有六合塔,現在你看六合塔早已淹沒在高樓大廈之中,顯得毫不起眼。時代在發展,在現代化的潮流中,舊的東西注定要淹沒在新的東西之中”。
劉漆和康康邊說邊走,劉漆看到一個賣燒餅的地方,走了過去,買兩個餅。賣餅的人一邊做著餅一邊說:“現在的生意比以前差了”。劉漆笑著問:“怎么,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波及到你們了嗎?”賣餅的人說:“干我們這行的,生意好不好就看周圍的人多不多,尤其是流動人口,他們多了,那買餅的人就多了,他們少了,生意就差了”。
劉漆問:“那你認為錢塘城哪邊流動人口多?”
賣餅的人回道:“就是現在剛開發的河渚新城”。“河渚新城?你說的是將要開發的那個新城?河渚不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跡,據說在那里發現了六千年前人類的絲織品”。
賣餅的人說:“所謂考古遺跡,幾千年前的絲織品那只是噱頭。自古以來,錢塘城就是有名的絲綢之鄉,絲織品名響海內外。現在之所以要造河渚的名聲,是為了開發賣地,引發資本的新一輪的涌入,你沒看到錢塘城每年賣地能賣多少,去年光賣地就賣了2000多個億呀。資本的涌入必然帶動人口的流動,那些盤旋在高空的資本的鷹犬們早已聞到了這里面的商機,搶奪這塊誘人的肥肉。人多了,城就旺了,生意也就好了。主要還是人呀,沒人就沒生意,誰來買我們的東西”。
“那這些城,外地人比較多,過年的話城就空了”。劉漆說。
賣餅的人說:“空了,肯定的,每逢過年那些新城就變成了鬼城,所以我們也放假了”。
劉漆聽后,點了點頭,他把一個燒餅遞給康康。康康見有餅吃,立馬眉開顏笑,高興地說:“跟著漆哥,就有餅吃,真好”。
劉漆說:“康康你知道嗎,河渚新城,一個新城又將出現”。
康康邊吃邊說:“一個新城的出現意味著鋼筋水泥又可以被消耗了,這是國家去產能的一大舉措,我很高興,國家正在逐步消化過剩的產能,我們國家的經濟正在復蘇”。
“那你知不知道山姆大叔又售給我們的灣灣島5億美金的軍事武器了?”劉漆問。
康康說:“這是山姆大叔經濟不景氣的緣故,只能靠賣武器提振國家的經濟,當然賣給灣灣小蔡的武器多是過時的二手貨,這也是一種去產能的表現,既然小蔡喜歡買這些過時貨給自己打打氣壯壯膽,山姆大叔也樂得繼續維持與灣灣的關系,多從灣灣那里賺點錢,榨點油水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