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說:“難道吃得不好嗎?”父親說:“我指的是你,你要吃得好一點。每天吃剩下的都倒掉,過夜的東西不好的。每天吃不掉的,都倒掉”。奶奶不同意道:“倒掉干什么,有冰箱,食物又不會壞掉,第二天照樣可吃,又沒事”。
父親說:“所以你的思想就過時了么,退休工資在拿,該扔掉的還是要扔掉,你那個年紀要保養了,以前的那套不管用了,要與時俱進,該用就用,不用顧慮太多”。
奶奶說:“錢總是越多越好,多節點錢,給你兒子也多給點。畢竟,你們以后用到錢的地方可多著呢。買房買車娶老婆都需要錢,這都需要一大筆的開銷。現在不多積點,未來用錢那怎么辦?”
父親說:“那就靠劉漆他自己了,如果我給他的錢不夠,那他就只能靠自己,不靠自己靠誰。我不可能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他,我也要留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萬一以后生病了怎么辦,人總是要給自己留條后路。我們也漸漸上年紀,不瞞你說,我感到自己也不如年輕時候了,有時干活也有點力不從心了。現在對我們來講,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往后不是我們找病,是病找我們。所以我肯定要給我和阿菲留一部分,以備不測”。
奶奶深以為然地說:“是的,身體健康很重要,你也要保重好身體”。“那好,我走了”。父親告辭道。“劉漆,爸爸走了”。父親對劉漆說道。劉漆回應道:“爸,你慢走”。
回到家鄉,劉漆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家鄉的橋,站在橋上,橋邊一直延伸到龍山的那片田地一覽無遺,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然而,在冬天的時候站在橋上看龍山,一片霧茫茫,龍山很模糊,主要是農場邊建了一個工業區,以前那片灘涂成了工業區,市里的垃圾焚燒場就建在工業區里,這空氣質量能好么。于是,冬天放寒假劉漆回到家鄉走到橋邊,他看到的龍山是灰色的,甚至被霧霾環繞,像廬山一樣看都看不到。劉漆的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他在橋上走來走去,旦見四周霧蒙蒙,車輛在橋邊的道路上駛過,農場也早已不再是以前的農場,時代在發展,農場也在改變中。正是:
荒蕪灘涂地,滄海變桑田。
工廠拔地起,舊貌換新顏。
車輛穿行過,危橋限兩噸。
清水入東海,一去不回頭。
遙望龍山處,山林倍朦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