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課,吃好飯,大家又在寢室里玩魔獸,進入大四,大家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小胖辭掉了自己在學生會干事的職務,他終于擺脫了學生會的束縛,感到了一身的輕松。這幾年在學生會的經歷讓他既得到了一些收獲,又令他備感失落。無法一言而盡,卻又感慨良多,他決定去考公務員,跟他有同一想法的還有康康,兩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都想去考公務員,想去試一試。小輝問小胖:“小胖要去考公務員,有信心嗎?”
小胖笑著回道:“信心有,把握沒有,我想我很可能是個炮灰,小輝,想去考嗎?跟我們一塊去”。小輝說:“我當然想考了,可是又過不了,考了也沒用呀”。西哥說:“怎么就沒用,你們這么做不是在為咱們國家GDP的增長做出了貢獻,這也是一種有用”。小輝說:“西兒,照你這么說,我為了過四級,花了800塊錢那也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嘍”。
西哥肯定地說:“當然嘍,你想,你付出了800塊錢,那800塊錢就進入到了經濟循環中,那800塊錢分到了勞動者和資本家的手中,然后他們又把這些錢用于投資、消費、還貸,這些錢在又一輪的循環中得到了增殖,并不斷擴大增值效應,這800塊錢最終衍生出的幣值會讓你感到不可思議。你可別小看這800塊錢,要是我們每個人消費800塊錢,它能造成多大的經濟杠桿,是你所想不到的。這些錢涌入到哪里,哪里就火爆,就會虛火旺盛,就會價格上漲”。
小輝夸贊道:“西兒就是西兒,說話就是這么精辟”。康康說道:“西兒的話太深奧了,不太懂呀”。西哥解釋道:“其實也很好理解,比如說康康如果你以后養豬,你把豬賣給豬販子,豬販子一頭豬給你300元錢,而豬販子把這頭豬賣給屠宰加工廠,賣了400元,屠宰加工廠把豬處理成肉制品,一頭豬能收益650元錢,這些肉制品流入超市、菜市場、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工廠,大約能賣出800元錢。每經過一個環節豬的價值就會上升,價值的上升體現在貨幣的增加,而相對應地商品沒有增加。如果大量的金錢涌入進養豬行業,但相對應的肉豬數量沒有增加,必然是豬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而在這流通過程中,只要控制中間幾個環節便能收益不淺,像豬販子和加工廠,他們有定價權,便能趁熱錢涌入之時抬高售價,你沒有選擇。他們的售價一提高,那么終端價格肯定會提高,這是肯定的”。
康康笑著說:“還是聽不懂,西兒,你的說話很有味兒,我有點懵懵懂懂,半知半解”。小明笑著說:“因為西兒是人,而康康是豬康,所以西兒的話就康康這豬腦子當然是聽不懂的啦”。康康沖著小明說:“你才豬腦子呢,你聽懂了嗎?”小輝笑著說:“聽西兒這么一說,我發現豬還是挺值錢的,我有點明白了,豬有多值錢取決于它身上賦予的貨幣價值,涌入的金錢越多,豬就越值錢。但是,要是沒人買了,我想那也沒什么意思了”。康康說:“供過于求,價格就下降;供不應求,價格就上升,就這么簡單唄”。
西哥笑著說:“康康,你經濟學這門課沒有白重修,但有很多經濟常識不是簡單用供與求之間的關系解釋的,還要看市場上貨幣的流通量以及不同等級的群體所擁有的財富和該商品是否為必需品等等”。康康說:“西兒,太深奧了,你就不要給我搞腦子了,我好不容把經濟學這門課過了,就讓我風風光光地過段快活的日子吧”。小輝笑著說:“就康康這經濟頭腦還養豬,豬養他還差不多”。康康擺擺手,說:“不管,我們風風光光地活,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就OK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