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的時候,劉漆的手機響了,劉漆拿起手機一看是一個陌生的電話,所以沒有理會。手機響了一陣后停了,很快又響了起來,劉漆一看還是同一個電話,就接聽了。沒想手機一邊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竟然是阿哲。自從高中畢業后,劉漆就再也沒見過阿哲,聽說他到外國去了,在柬、越之國的中南半島上,聽說那里叢林密布、雨水充沛、天氣潮濕,反正那里比較窮,是窮國。說實話,自從初中畢業后,劉漆就感到他與阿哲之間的關系就不如以前了。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一是人長大了,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吵吵玩玩,天真無邪;二是進入高中是個十字路口,劉漆和阿哲分道揚鑣,劉漆考入高中,阿哲讀了職高。高中學習緊張,劉漆來家鄉的時間明顯減少了,而升上職高的阿哲交了不少朋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不再像以前那么孤單;三是讀了職高的阿哲很快就像張偉那樣進入社會大學,繼續深造,而劉漆要去讀大學,自此劉漆和阿哲的交集愈加減少。
當劉漆得知阿哲到國外去后,曾以為自己不知何時能再見到阿哲,沒想到阿哲這么快就聯系到他了。劉漆連忙告訴阿哲自己學校的地址并到校外去迎接他。阿哲從公交車下來了,此時的阿哲在劉漆眼中已是一個社會人士,穿著常青色的西褲和襯衫,濃濃的一股熟男的味道。劉漆帶阿哲來到寢室,在寢室里說了些話,阿哲對寢室的感覺不錯,離別之時贊道:“劉漆,你們寢室挺干凈的,感覺不錯,挺好的”。
離開寢室后,劉漆和阿哲兩人在外面邊走邊聊,阿哲還撥通了劉漆的高中同學黃芳的手機號碼,跟黃芳聊了一下后,又讓劉漆跟黃芳聊了一下。黃芳不僅是劉漆的高中同學,也是阿哲的初中同學。所以黃芳對阿哲的認識早于劉漆與她的認識。在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黃芳主動跑過來,跟劉漆套近乎。劉漆感到有些意外,黃芳同學為什么跑過來?雖然劉漆知道黃芳同學性格比較開朗外向,難道……黃芳同學開口了:“劉漆,你知道阿哲嗎?”
劉漆答道:“認識呀,阿哲是我小時候的玩伴,我們從小在一個地方長大的。怎么,黃芳,你認識阿哲?”
黃芳同學說:“我跟阿哲是初中同學”。
聽黃芳這么一說,劉漆點點頭知道了。黃芳接著夸起了阿哲:“人家阿哲蠻活躍的,很討女生喜歡的,他常跟我一塊打羽毛球。阿哲羽毛球長得可好了”。
劉漆一聽,問:“真的嗎?我怎么不知道”。劉漆想到當年張偉說阿哲很討女孩歡心,可阿哲還矢口否認。劉漆心想好你個阿哲竟敢騙他。黃芳還不忘揶揄劉漆:“劉漆,你跟阿哲差得遠了,我看你內向不太愛說話,也不活躍,比較內斂,跟阿哲比差得遠了。在這方面,你要跟阿哲好好學習”。說完,黃芳同學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劉漆愣了一會兒再回過神來。此時他內心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曾幾何時,劉漆也是一個孩子王,可如今在讀好書的感召下,劉漆化身斯文讀書男,多了幾份文氣,少了許多玩性。他也想玩,
(本章未完,請翻頁)
想打籃球,可是繁重的學習束縛住了劉漆。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劉漆不得不把學業放在第一位,雖然面對每日的學習任務,劉漆感到發自內心的疲憊,心里有種很想打球的渴望,可是在高中學習的高壓下,劉漆已被打磨成了一架只會考試的機器,這對劉漆的內心留下了一道永遠抹不去的傷痕。
凡是在高中熬過來的莘莘學子,對學習多半有了逆反心理,產生了對學習強烈的排斥心理,像黃毛一樣。黃芳高考考得不好,這令她心情頗為失落,這種失落的心情一直影響到了大學里。跟黃芳通完電話后,阿哲和劉漆又到肯德雞吃了一頓,聊了些話,少不了說到李迥、阿龍、苗杰、馬洛賓、張偉等人。然后,阿哲就與劉漆告別了,劉漆回到了寢室。
回到寢室,科陽問:“漆哥,你那個朋友已經在社會工作了?”
“嗯,他現在在柬、越那邊工作”。劉漆答道。
科陽有點驚訝,說:“在國外呀,那待遇肯定很好的嘍”。
“不知道,待遇應該還行吧。不過,聽他說,那邊的消費比較便宜”。劉漆說。
黃毛插話說:“肯定的,窮地方都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