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余音繞耳中,久久回響太難受。
魔笛聲聲擴散中,殺傷太強徒奈何;
魔笛名聲外傳中,鄰近寢室皆耳聞。
誰在吹唱魔笛聲?眾人便說小白楊。
小明笑著說:“我們寢室有三會,西兒會唱歌,琦兒會吹笛,康康會放屁”。
康康對此嚴重表示不服:“怎么說的吶,難道就我會放屁,你們不放屁的是吧。只不過我放的屁比較響,比較多而已。我告訴你們,我放的屁雖然多,但都是響屁,響屁是不臭的好不,像你們那樣無聲無息的悶屁那才會很臭”。
西哥說:“你們要這樣想,琦兒吹簫總比他拉大提琴強,他拉大提琴,更令人受不了。你們還記不記得,當年大一的時候,他跟飛達同拉大提琴,兩個寢室是琴聲揚揚,我不得不到圖書館規避一下,說出來你們都忘了”。
小明說:“飛達我記得是比較喜歡拉大提琴,琦兒還可以吧,他吹得多,拉得少,跟飛達比不了”。
西哥說:“大二的時候飛達不是要拉琦兒入大提琴社團,被琦兒拒絕了。虧得琦兒拒絕了,否則他拉大提琴的穿透力絕對比吹笛強,那殺傷力更大”。
康康笑著說:“沒辦法,誰叫我們寢室有個文藝青年。有時候也不能怪琦兒,除了西兒,我們寢室里的人都沒有文藝細胞,只有玩游戲的細胞”。
“那相比較,琦兒的文藝更強些,西兒唱的歌那都是流行歌曲,有什么文藝可言”。小明說道。
小輝說:“西兒那個是現代文藝,琦兒有點古典文藝的味道,像武俠小說那些吹簫的大俠”。
康康笑著說:“一說到武俠小說,我就想到了那些大俠在酒店里的豪爽,大俠往往會對店小二說,小二,給我來4斤牛肉,打2斤酒,快,要熟牛肉。然后,在桌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哉。每每看到這畫面,我就想流口水,看那些大俠吃得是津津有味,那飯菜肯定很好吃。”
“好像是的,武俠小說里的大俠都比較喜歡吃牛肉,而且那牛肉都要以斤論,少點2斤,多的四五斤,甚至更多,一盤牛肉,再配幾碟小菜,再加上滿滿一大碗酒,確實挺有味的。”小輝有感道。
西哥打趣地說:“看來牛肉是大俠的標配呀,不吃牛肉都不好意思叫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俠了。水滸傳里也是這樣的,你看魯智深、武松,吃起牛肉來都以斤來論,喝酒更不在話下了”。
康康也有所悟道:“好像是的,大俠都很喜歡吃牛肉,頂多再吃一盤子雞,除了牛肉,很少吃其他的肉,不知是為什么?”
小明笑著說:“這或許是因為寫這些書的作者都比較喜歡吃牛肉吧,所以寫吃牛肉寫的多”。
西哥不認同說:“不是的,我以前看過一篇新聞,說為什么武俠世界中的大俠這么喜歡吃牛肉。文中給出的答案是牛肉在當時的古代社會里價錢便宜,是諸多肉類中較為便宜的,所以大俠吃牛肉比較接地氣,才能方顯大俠風范。久而久之,吃牛肉就成為大俠朋友圈中的身份顯示,誰要是不喜歡吃牛肉,會遭到其他大俠的鄙視和白眼的。你看三俠五義中的白玉堂就不大喜歡吃牛肉,他的最愛是鯉魚,所以你看白玉堂與其他大俠的人際關系那就比較緊張。”
聽了西哥一番獨到的見解,小輝笑著說:“還是西兒博學廣識呀”。“畢竟西兒是我們的寢室長,水平還是有的”。小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