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沐春風。
天初暖,日初長,好風光。
清一色的竹樓背后,是一處彎月形水塘。水塘占地倒算不上有多大,可這塘中水卻是很清澈,能清晰的見到水中小物盡興游走,且這逢春時節的良辰美景,如同明鏡返照一般盡覽其中。
塘邊一處碎石灘中央,一塊平板狀石臺之上躺著一位青衣少年。少年頭枕雙臂,翹起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輕輕的搖晃一只腳,口中還叼著一根狗尾草。
他叫陸塵。
這個名字,是那個收了他做關門弟子的老頭兒給取得,少年覺得這名兒起的不錯,還蠻好聽。
陸塵身旁擺放著兩本泛黃書籍,書頁隨著微風左右翻動,嘩啦作響。春日暖陽之下,少年沐浴陽光與春風,此時的他,正在思考兩本書籍中所描述的內容。書中兩句話說的云遮霧繞,而陸塵思考了老半天卻依然不得其解,參不透其中之意。
他口中叼著一根狗尾草,眉頭微皺,含糊不清道:“這部《龍氣》當中煉元一篇所述口訣基本已經參透,說難也不太難,唯獨這一篇篇幅所提到的那句‘拳意大成者,拳罡化青龍。’還是沒有弄懂。拳意何物?拳罡化青龍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奇妙境界?”
“《龍氣》拳譜尚且如此,暫且先不說其中那句話作何解,那么這部《大河劍訣》當中,開篇所述的那句‘水生無形,勢如雨,又如潮;亦如山岳;水勢本無常,劍意催生,亦如水之形也。’又作何解?”
陸塵坐起身,嘆了一口氣,繼續自言自語的分析,“兩部經書都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各自皆有提及‘意’一字。拳意與劍意,或許就是這兩句話的根本所在。可我練習拳樁、參悟劍經已經快三個月了,少說也已經將兩本經書內容熟記于心,卻獨獨不解何為‘拳意’‘劍意’,著實讓人有些愁啊。”
自立春時節上山,隨著師父‘破空’離去,陸塵入山已經有了三個月有余。
在這期間,師兄顏子卿代師授業,給陸塵傳道修行。一天時間劃分為多個階段,每個不同的時間段有著不同的修行,以此為基礎,用來推進陸塵的修行路途。拂曉時分,陸塵要早早睡醒,練習拳譜《龍氣》中的拳招走樁,直到破曉日出,日上三竿才能停止歇息。吃過早飯,立馬背誦另一部劍經《大河劍訣》內容口訣,期間更要打坐,參悟其中的劍訣精妙內涵。下午時分,需要完成山上其他雜務,燒灶煮飯,挑水洗衣。當然這些也算在修行之內,對于修行一途并非毫無用處。
到了黃昏時分,日落西山,就跟師兄學習圍棋之道,以及醫術藥理。
多樣修行之中,陸塵最喜練拳以及背誦劍訣,最讓他頭疼的是二師兄所傳授的圍棋之道。對陸塵來說,那玩意兒真的是一竅不通,還賊費腦筋…
三個月的短暫時光很快過去,兩部經書內容,陸塵已經能夠參透六七分,也算得上是天賦異稟,小有成就。
只是當下有個問題難住了陸塵,讓這位讀書功底還算不錯的少年也倍感無力,很是難解其中寓意。其實對于尚未真正了解大道修行一途的少年而言,這屬于正常現象,怪不得。因為方才這兩個問題癥結所在,對絕大多數山上修行人士也造成了同樣的困惑,不足為怪。
陸塵決定去找師兄顏子卿,請教一下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
少年站起身,雙掌一拍,向前一步,腳下發力,一個擰腰翻轉,身體在空中打了幾個轉兒,隨后穩穩落地。幾個動作一氣呵成,沒半點拖泥帶水。
陸塵嘴角上揚,雙腿發力,向著竹樓那邊飛奔而去。
竹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