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窗戶,看了一眼燈火通明的街道,李成道思緒有些飄遠……
……
玉兔西落,金烏破曉,又是新的一天。
一大早孫子楚和孫子楚一塊吃了早飯,隨后兩人結伴向著府城學府的位置走去。
文廟祭祀之前需要進行登記,同樣也是看一下有沒有遲到缺席。
其實正常情況下并不會有人遲到缺席,不過耐不住有各種意外,歷年文廟祭祀都有缺人的時候。
兩人默默的走在青石板鋪設的路上,很快就到了學府的門口,此時學府還沒有開門,不過門口已經有了兩人在等待。
兩人年齡不大,面目清秀,身材勻稱,一個身穿青色長袍,一個身穿白色的長袍,一看就知道也是過來登記的書生。
就是不知道兩人是秀才還是舉人。
看到兩人到來,其中一個身穿青色長袍的書生過來搭話。
……
經過一番交流之后,李成道得知李孟山以及另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名書生和他們一樣都是本次考過的舉人。
兩人來自于一個名叫平越縣的邊緣縣城,這次過來的目的自然就是進行文廟祭祀。
而就在他們交流的時候學府的大門打開了。
古樸厚重的大門伴隨著吱呀~吱呀的聲音被緩緩打開,隨著大門被打開,里面的場景也映入了幾人的眼簾。
大門之后并不是廣闊院子,而是一個巨大的石碑,石碑之上雕刻著經典的勸學文章: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看著眼前的勸學文章李成道微微發愣。
似是而非,這就是他對這個世界的評價,春秋戰國的歷史還和原來的世界一樣,甚至楚漢爭霸還是一樣的,但是漢朝剛開個頭之后就不一樣了……
從此歷史拐了一個彎,走向了未知的方向,這個世界儒家沒有大一統,但是也是主流地位。
這一點從石碑上雕刻的儒家的勸學就可以看出。
“都進來吧!”就在李成道走神的時候,一道溫和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抬頭一看,一名身穿白色儒袍,頭戴儒冠的中年男子正平靜的看著四人。
“見過老師!”四人見到中年男子連忙躬身行禮,這位中年男子是考試時的主監考官,按照規矩他們都是中年男子的學生。
“不用多禮,都進來登記吧。”中年男子說完就轉身向著院內走去。
四人見此,連忙跟上,不久一行五人就到了一座名為清心的偏殿。
到了清心殿,中年男子坐在一張長案之后,然后拿出一道卷軸。
卷軸整體呈現明黃色,看其材質應為上好的蠶絲制成的綾錦織品。
隨著中年男子打開卷軸,李成道看到了卷軸上繡祥云瑞鶴的圖案,整體顯著富麗堂。
這是圣旨?李成道心中忍不住猜測道。
而隨著卷軸徹底打開,眾人看到了卷軸兩端的金色巨龍圖案,毫無疑問,這就是圣旨無意。
而且這還是最高等級的玉軸圣旨?李成道看著圣旨兩端的玉質軸柄,想起了一個關于圣旨的傳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