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詩詞傳世可化星辰,今天良辰美景大喜之日,不如大家都賦詩一首看看能不能凝煉出文道星辰。”
聽到這個聲音,李成道轉頭一看,說話的人正是之前說橫渠文宗《氣論》的陸金庭。
“詩詞傳世才能化作文道星辰,我們的詩詞真的能做到?”有一個人有些不自信的說道,也難怪他不自信,傳世詩詞,已經十幾年沒有出現了。
“哎,詩詞不做出來誰知道能不能凝煉出文道星辰?萬一靈感來了呢?”
“對呀,對呀,萬一詩詞傳世那不就賺大了!更何況就算詩詞沒有傳世,我們也沒有什么損失。”
……
一群人大聲討論著,最后大家一致決定做詩詞!
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大家一致同意做詩詞,陸金庭嘴角勾出一抹笑意,準備了三年的詩詞終于可以拿出來了!
至于為什么是三年,那是因為三年前的鄉試他沒考過!
不過沒有考過還是有個好處的,那就是他的那首詩詞又打磨了三年,現在變得更精致了。
“今日大喜的日子,李兄可愿打個頭陣先做一首詩詞?”大家同意做詩詞之后陸金庭再次向李靖遠發難。
聽到陸金庭的話李靖遠眼角一跳,然后輕聲說道:“在下還未醞釀好,還是等一會再做詩詞吧。”
“哦,那李兄可要好好醞釀啊,我可是很期待李兄的大作的。”陸金庭輕笑一聲。
李靖遠聞言嘴角一抽,什么都沒有說。
至于為什么不反將一軍讓對方做詩詞,那是因為他覺得對方應該準備有寫好的詩詞,他如果讓對方做詩詞只會讓對方更得意,這種事他才不會做呢。
……
“既然沒有人愿意打頭陣,那就由我來做第一首吧。”
一名青年起身發聲,李成道聞聲看了過去,站起來的青年正是之前結識的李孟山。
“好,期待兄臺的大作。”
“預祝兄臺一舉凝煉文道星辰。”
等到現場安靜之后,李孟山站在位置上沉吟片刻,然后開始賦詩。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今朝廿五六,一舉便登科”
“好詩!”李孟山話音剛落,立刻就有叫好聲。
聽到其他人的叫好聲,李孟山微微一笑,然后就要坐下,而就在這時陸金庭再次開口了。
“兄臺做出如此佳作為何不書寫下來,這樣還有可能一舉凝煉文道星辰。”
李孟山聞言微微一愣,而身邊的人也都起哄讓他將詩詞書寫下來。
李孟山無奈苦笑,只好叫人拿來紙筆,然后將之前做的詩寫在紙上,而在他寫的時候李成道發現字跡在發光!
“這是怎么回事?”李成道用手指了指李孟山寫下的詩詞,然后小聲問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