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即海蠣。
是一種海生軟體動物。
肉質鮮美。
營養豐富。
陸英東要制作的調味品--蠔油就是來源于手上這些海蠣。
這制作蠔油說起來這還有一段小故事。
發明蠔油醬的人名叫李錦裳。
因為得罪了當地惡霸土豪。
受到迫害。
于是背井離鄉。
輾轉來到珠海南水定居。
南水是珠江口一個小島嶼。
盛產生蠔。
李錦裳為補生計。
開設了一間小茶寮。
在小茶寮煮生蠔出售。
有一天。
李錦裳與往日一樣生火煮蠔。
因忙碌著別的事出門忘記照看。
很長時間后。
傳來濃烈香味。
趕忙跑回來。
心里想:壞了。
恐怕煮糊了!
揭開鍋蓋一看。
呈現在眼前的竟是厚厚一層沉于鍋底、色澤棕褐的濃稠汁。
香郁撲鼻。
引人食欲。
于是隨意取了一點放在嘴里品嘗。
頓覺美味無比。
無意之間。
一種新的調味品--蠔油就這樣發明誕生了!
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得來全不費工夫"。
那李錦裳抓住了這個幸運的機會。
靈機一動。
專門熬制這一新款調味品出售。
也就是成了陸英東在地球上常吃的李錦記系列的蠔油醬。
于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陸英東先把灶臺清理好。
柴火備上。
浸泡好的糯米和精米分別蒸好放涼。
那點臘腸洗凈。
切成小片。
另一口鍋用來依樣畫葫蘆。
熬煮好蠔油。
至于這烤魷魚。
這天大地大的。
哪里不能當作廚房。
加上陸英東從毒老那習得的銀極帝火。
就是烤這個東西的上好工具。
于是。
另起一堆篝火。
陸英東又找來一塊青色石板。
弄干凈。
將其架在火上。
再將魷魚去掉表皮。
切口。
清理好。
弄成白嫩嫩的'魷魚筒'。
再把之前準備好的糯米和臘腸下鍋爆炒。
加鹽調味。
中間也不放蘊入一絲銀炎。
增加靈氣。
將炒好的臘腸糯米松散的加入到魷魚肚中。
用細竹絲封口。
然后在魷魚表面上均勻的涂上陸英東自制的蠔油。
再放到青石板上烘烤。
邊烤邊對著這頭魷魚施放'銀極帝火'反復烘薰。
一邊烤好。
再翻邊。
同時再刷上幾遍鮮嫩欲滴的蠔油醬汁。
烤好后。
陸英東直接用那把破劍將整段魷魚切成數段。
最后。
一道香噴噴的烤魷魚醉釀糯米就成了!
這道菜。
既有鐵板魷魚的風味和糯米飯的松軟多重口感。
外香內糯口感不單一。
墨仙這會已是等不及了。
進來火房一看。
見這第一道菜已是備好了。
忍不住夾了一小塊。
放入口中!
半晌。
只覺自已好似吃了靈丹妙藥。
全身氣海大通。
修為又是更進一層了一般。
"師弟。
你這手藝可比你的修為高出太多太多了......"
有這般美食。
墨仙覺得美味不能獨享。
又馬不停蹄的將此菜端給正在苦修的玄鏡真人。
"師傅。
這是小師弟孝敬您老人家的。
我先端上來了"
玄鏡真人看品相不錯。
一動筷。
品嘗了一塊。
不自覺又吃了一塊。
墨仙在旁也有些食指大動。
想夾一塊。
但又得強忍住。
霎時間。
玄鏡真人不知不覺把整只烤魷魚一掃而空!
這新鮮魷魚筒炮制。
經蠔油烤香過的魷魚筒已是更加的鮮甜味美。
再釀入臘腸糯米飯后。
再加上先蒸后烤。
味道和口感層次變得更加豐富。
第一次覺得自己破了靈垠島一直以來'一島一徒'的慣例。
收了陸英東為徒。
是一個十分英明的決定!
"去問陸英東。
還有沒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