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楚高祖皇帝排行老大,本來不該派去當質子的,但由于不是皇后所生,生母還是異國公主,局面不利,所以楚高祖被迫踏上質子之路。
幸得葉老爺子護周全。因為三年的質子生涯換來了當時羸弱的楚國三年和平發展期。
所以當回高祖回到楚國時,聲望在楚國空前拔高,贏得楚國許多官員的支持,百姓更是在他回國的路上夾道歡迎。
加之得到軍派的支持,在最后的政治角逐中勝出,太和九年,楚高祖最終登上皇位,改年號為安平。
葉老爺子卻因為那一戰受傷過重,再也不能上陣。
楚高祖感其恩德甚重,在登基后封其為鎮國公,享皇室終身奉養,福澤子孫。
沒過三年,也就是安平三年,葉老爺子去世,留下獨子,也就是葉云逸的父親葉北疆,后來的大楚戰神。
安平二十一年,經過高祖皇帝的勵精圖治,楚國恢復了元氣。
當時中原三國林立,晉,燕,楚。燕國在中原以北,幅員遼闊。
(本章未完,請翻頁)
農業發達,國力昌盛,晉國在中原偏東南,歷來不善戰,但善守,城池堅固,易守難攻。
楚國占據西南,國力既不強,加之沒有地理優勢,亦不好守。
楚之西面臨海,時不時的還有海外之國的船只上岸掠奪。
然而葉北疆的橫空出世,改寫了楚國的羸弱歷史。
十七歲效力于楚國的精銳鎮國軍,葉老爺子臨死前,祈求高祖讓葉北疆做天子近軍。
時年二十一歲的葉北疆一直護楚高祖皇帝周全。四年后,遼國看到楚國的快速發展,已經隱隱威脅到它的利益。
出兵攻打楚國,打的楚國節節敗退,還攻占了遼楚邊界的豐都城,臨河城。
加之當時的燕國統帥是當時聲名顯赫的大將宋玄,自執掌燕國的玄都軍以來,未嘗一敗。
當時的楚國剛恢復元氣,老一輩的武將大都凋敝,新的一輩還沒有成長起來。
出現無抵擋一面主將可用的局面。而燕國卻有著號稱雙雄的兩大名將。
即掌管玄都軍的宋玄和掌管天策軍的謝望,即使實力比楚國強不了多少的晉國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姜嘯。
此時的楚國一片慘淡,隨時面臨亡國的風險。呆在高祖皇帝身邊的葉北疆,可以隨時了解到最新的戰況。
見到高祖愁容滿天的場面,主動請命為君分憂。
雖說葉家兩代都是武將,但是高祖還沒有見到過葉北疆的統帥才能,并不放心。
外來壓力的壓迫下,楚國內的一些求和派開始蠢蠢欲動,紛紛為自己留后路,竟主動與遼國細作聯系,消極怠戰。軍中一篇混亂,令無可行。
派無可派的高祖,只好連夜召見葉北疆。
臨危受命的葉北疆,率著十三騎家軍西出未央門,一路抄小道直奔大軍壓境的邊城青云城。
當葉北疆趕到青云城時,十萬守城楚軍只剩不到四萬。
守城的士兵聽到有援軍趕來時,一片歡呼,但當葉北疆的十三鐵騎進城后,本來歡欣鼓舞的楚軍再一次陷入了沉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