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劍墓平日里只能見到飛鳥過,基本是沒有人上山捻香祭拜的,偶爾遇見一兩個帶劍的游俠兒也只是路過向陽村,來此上香走個過場罷了。
畢竟連山劍墓二十年前,可是江湖上的泰斗巨擎,是天下劍修的朝圣之地。
十個劍客,有九個握的劍都出至懸山劍宗,可見其影響力非凡。
不過,今天的連山劍墓就有些熱鬧了。
也不知掃墓老人從哪里找來七八個壯漢,一幫子人更是從連山劍墓里齊聲“嘿喲”,抬出一塊漆黑如墨的棺材板。
就一塊棺材板,看七八個壯漢面色紅潤抬著挺費力,可見其重量不是一般的沉,顯然不是普通木頭做的棺材板。
前面由掃墓老人領路,七八個壯漢小心翼翼的把棺材板斜放在木屋前的石頭上才齊齊松了一口氣,等結完工錢,壯漢們離去時,他們手腕上帶鉤鎖鏈的刺青很是醒目。
掃墓老人敲了敲棺材板,聽得幾聲空靈聲后,便點頭自言自語一聲“成熟了”。
掃墓老人背著雙手慢悠悠的走到崖邊,看見秦佑年愁眉苦臉的模樣,笑著說道:“釣一兩人間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就連宗師境的老怪物,有時候也要輸給三流高手的年輕人。”
掃墓老人拿過秦佑年手里的魚竿輕輕一抖,魚竿頓時彎如開弓,似釣有什么重物般,桿尖垂直向下。
秦佑年看的驚奇,往前探出身子見魚線末端上掛著的還是小石頭,并無他物,不由得輕“咦”一聲。
等他回身拿過魚竿,而魚竿到了秦佑年的手里卻瞬間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不信邪的秦佑年便學掃墓老人的動作抖了抖魚竿,可依舊不見魚竿彎下分毫。
緊接著又抖了幾次,見還是如此,秦佑年便想扔掉手里的魚竿,坐在他旁邊的掃墓老人突然開口說道:“心不動,做什么事都是順的。心若動了,一件小事都能讓你頭大如牛,心平氣才順啊,佑年。”
秦佑年轉頭,不解的問道:“老神仙,如何才能做到心不動?”
掃墓老人拍了拍秦佑年的肩膀,示意他起身,兩人并排回草屋的路上,輕聲說道:“立大志,但推著你去成長,心一旦易了,志也就倒了,所以叫立志。志一旦立了,心也就不許動搖了,人倒旗不倒這叫志氣,有志者事竟成,此心光明,自是如如不動。”
此番話聽著易懂,做起來卻有些綿長無力,是立鴻鵠大志遙不可及,還是立一個小志向觸手可得?
老神仙和老頭子一樣,就愛咬文嚼字說些個大道理,聽得,不好理解。
秦佑年雙手放在腦后,微瞇眼望天說道:“立志嘛,倒是可以立一個,只不過想來想去也沒個頭緒,老神仙,要不,你幫我想一個?”
掃墓老人輕輕點頭,只說了兩個字“可以”。
木屋前,
秦佑年面露驚奇,對著漆黑棺材板左敲敲,右看看,捏著下巴問道:“老神仙,這棺材板是給誰的,我還從未見過這么黑的,模樣挺別致啊。”
“別瞎猜了,這棺材板不是人用的,是給你吃的。”掃墓老人指了指棺材板,又指了指秦佑年,在秦佑年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的眼光下點了點頭。
一個大活人,啃死人用的棺材板?
秦佑年閉眼穩定心神后,再睜眼時便對著掃墓老人抱拳道:“老神仙,我先告辭了,您就當我沒來過。”
三步并作兩步想要下山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