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敢打擾道門門主的靜思,只好去打攪林守溪。
林守溪正悄悄打量著靜坐佛門間的小禾時,各派弟子陸續前來討教武功。
林守溪倒是沒有推拒,他離開了席位,與邀戰的弟子來到了空場之上。
通常來說,每一次武林大會,第三天時,當代的天之驕子都會當著八大門派掌門人的面,進行一場足以名載修真史的曠世之爭,但這一傳統在林守溪與慕師靖橫空出世后斷絕了。
魔門從不參加武林大會,在黑崖之役前,林守溪與慕師靖甚至沒有見過面。
武林中人扼腕嘆息,本以為這樣的曠世之戰不會重現,但今日,圣菩薩的出現讓人看到了希望。
對于男弟子的戰斗邀約,林守溪來者不拒,女弟子的則斷然拒絕,態度強硬而堅決。
在這里世界里,林守溪、小禾、宮語皆算是‘域外煞魔’,煞魔天降,凡人哪是敵手,無論是點蒼派的‘風花雪月’,還是昆侖派用以攀登絕壁險峰的奇絕身法,亦或是華山派獨步天下的劍術,在他面前都沒有什么差別。
林守溪勝利之余,也會指點一二,很快,他身邊聚了不少人。
過去,人們對于魔門傳人的想象通常是一個陰鶩邪煞的少年,人間流傳的林守溪畫像里,甚至描上了黑色的眼線,平添妖媚,時至今日,許多人才消除了這一偏見。
與其他門派弟子的交流里,林守溪也旁敲側擊地問到了些關于師兄師姐的事。
“他們啊……他們好像在道門種田。”一位弟子說。
林守溪最初以為種田有什么特殊的含義,追問之下才知道,這就是原原本本的意思,師兄師姐們被抓去種田了。
聽到這一消息,林守溪倒是安心了許多。
林守溪原本對于所謂的武林大會是有所排斥的,但真正置身其中后,見眾人論道而不詭辯,論劍而不傷人,倒也喜歡這種氣氛,感到了難言的輕松。
偶有炸雷聲響起。
兩道劍光拔地而起,穿過色彩繽紛的綾羅綢緞,如虹掛空,萬千劍影在其中飛舞閃耀,宛若群鶴翩躚,上下翻云,鋼鐵的清越之音徐徐繚繞,如聆磬聲,不絕于耳。
這是華山派掌門與昆侖派掌門的劍,并非比試,而是一時興起,足踩橫空彩綢,手持長劍,凌空搗舞。
峨眉派掌門辛思素見此情形,解下了棉繩,卸去了包裹古琴的囊袋,將一把端秀別致的焦尾琴橫于膝上,蔥尖嫩指在琴弦滑過,如水淌過雨花石,泉鳴般的淙淙聲音自指縫間瀉出,越過彩綢飛往高天,與劍氣融為一爐。
斜坐凝思的宮語瞥來一眼,辛思素似有所覺,琴聲稍亂,轉瞬平復,山頂上大風不絕,女子們的衣袍被吹得鼓脹,仿佛隨時要御風而去,登上咫尺可及的蔚藍天空。
琴聲劍聲交錯的道場上,林守溪穿過人群,來到了小禾身邊,坐下。
小禾正在聽主持與觀主辨經。
林守溪與她一道聽。
主持與觀主相對而坐,兩人之間別無他物,只有一枚齋果,齋果已熟,紅得濃郁。
兩人盯著這枚齋果,仿佛在看自己的道果。
林守溪到來的時候,他們已爭辯了一段時間,主持與觀主圍繞著這顆齋果展開了虛實之辯。
觀主說,道應在形之上,這枚齋果的色澤、形狀、氣味等組成了它,這是它的形,只有將這些浮于表面的形剝去,才能領悟齋果的道。
主持對此部分認可,他說世上本就有兩界,一個是虛幻之界,一個是真實之界,眾生處于虛幻之中,永遠無法領會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