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酒杯,又說:“至于那個角色沒了。其實主演沒自己開口,是他的經紀人跟導演說的。他的經紀人在這行有點分量,而且主演是制片定下來。導演只好讓我走人。而且,我們不是科班出身的,只要有科班出身的人可以選,他們通常會考慮后者。像我們這樣群演,哪有那么容易紅了?你看影視城這么多年來有群演真成明星了?”
其實只要是在這里打拼的演員,都夢想自己出名。就算是已經出名,也會夢想成為灸手可熱的明星。
在絕大多數眼里,明星不僅可以成為世人目光的焦點,更加能輕松賺大錢。而周川就是因為喜歡拍戲,同時也發生了一些事,所以才來虞城。
但,那對絕大多數演員來說,成名永遠都只是夢想。
這里的演員,數量最多的是群眾演員,據說有七八萬之多。
所謂群眾演員實際上就是那些當人肉背景的演員,也許會有鏡頭,但通常會一掃而過。他們幾乎不會有臺詞。
有臺詞的,就已經屬于配角范疇了。價碼至少要比的背景群演要高出一倍。
當然,配角也有高低檔次之分。
最底層的是群眾特需演員,也就是所謂的群特。他們可能有一兩句臺詞,通常有正面鏡頭。這些人就是耿植上輩子常聽說的“龍套”。
群特也有檔次的,原則上按在劇情中臺詞和戲份的多寡劃分成小特、中特和大特。價碼不同,一天的戲從兩百到兩千不等。
周川應該就處于整個層次,只不過聽他的意思是,還沒能穩定下來。
然后是特約演員。主要是形象比較特別的群演,屬于特型演員。比如特胖特瘦、特高特矮,侏儒之類的。他們可以演一些形象特別的角色。
另外一些是有特別的技能。比如武術、書法、音樂等等。這一類演員就算不能露臉,也能做替身,如武替、手替等等。
一些特約演員薪酬要比普通群演高出十倍乃至數百倍。比如一個手替,一天通常能拿到一千以上,而背景群演一天通常是一百塊錢。“耿植”的筆記中記錄了一個老年女特約演員,據說一天是兩萬八千的價碼,不過通常一年也沒有多少天的戲。
再然后就是主要配角。主要配角通常要求有一定名氣。而且他們也有了一定的名氣,并且通常都是有過作品的演員。如果那些都沒有,就要有關系。
當然,如果劇本需要,一些特型演員甚至可以成為主要配角。這些特型演員,一部劇的片酬至少是普通群演四五年天天有戲上的總收入。
其實不管配角的角色大小,想要拿到手最重要的不是你的相貌,也不是你的演技,甚至不是你的名氣,而是你的人脈關系。
通常而言,除非你名氣超過需要角色需要的演員檔次,不然只要是配角都需要“試鏡”才能得到角色。而試鏡的機會,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拿到的。
這個時候就看人脈關系。可以是你父母的、老師的、朋友的,甚至是你自己的。
有關系的人,更容易知道那個居住有角色,也更容易得到試鏡的機會。試鏡后,更容易被取用。
反之,沒有關系的人就很難得到機會。帥哥美女在這個圈子里是最不缺的,所以長得帥在娛樂圈來說只是非常有限的加分項。
周川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