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植笑著說:“但這個臺本中設置的,是嘉賓。嘉賓的作用明顯也只是一個旁觀者,而不是一個主導者。”
李琪楞了一下,點頭說:“確實有這樣的感覺。”
“所以我建議稱呼他們為‘導師’。另外參賽者目的定位不應該只是實現理想,還可以是爭取得到導師指導。這樣,比賽的意味也許會淡很多。實現理想和爭取進步的機會,比爭奪成為明星的機會更有積極性意義。”
李琪覺得他這個提議是針對媒體說節目“為了造星”的批評。而且,“實現理想和爭取進步的機會”這個說法也確實能緩和目前對娛樂圈黑幕反感的觀眾內心對節目的排斥。
“還有呢?”
“既然我們不是為了造星。只是為了讓參賽者有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那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特別的措施。”
“比如?”
“我看整個節目主要參賽者準備的節目是唱歌。這和原版也有些不一樣。原版有不少是表演特色節目或者舞蹈。”
“確實是,因為我們鼎云上次的選秀就是歌手比賽,這次在初選中使用的同樣是網絡海選,報名的依然是歌手為主。”
“既然是這樣,索性將這臺節目做成純音樂節目。媒體不是說鼎云是要造星嗎?那鼎云可以不看參賽者的相貌,只憑歌聲取勝。”
“不看長相?那也不難。”
耿植笑著說:“但是我們還要讓觀眾相信這一點。比如我們可以讓導師背過身,先聽參賽者唱歌。看參賽者能不能用歌聲引得導師轉身。每一個導師都有權選擇參賽者作自己的學員,并且要親身參與培訓這些學員。那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導師。經過導師的指點后,先進行內部選拔,淘汰一部分參賽者。最后各個導師之間的比賽,決出總冠軍。”
李琪聽著他的話,腦子也漸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脈絡。
越聽,她臉上的笑容越盛,說:“這是個好主意。那導師就只能是著名的音樂人了。”
“對,必須是著名的音樂人。什么毒舌之類,不需要,但是可以找一個要求苛刻的。另外可以安排導師爭搶學員的戲碼。學員和導師的互動,學員與學員之間的良性競爭和相互學習之類的,都可以編幾期的分量出來。”
李琪失笑說:“你這說法,不僅僅是要培養歌手的同時又要同時培養演員了。”
耿植笑著說:“反正唱而優則演,歌手未必沒有演戲的機會。”華國藝人的界限沒有美國那么明顯。別說歌手也可以是優秀演員,就算娛樂公司老板都可以板著棺材臉演重要角色。
比如《賭神》里龍五。沒演技,板著臉就對了。只要角色人設符合,說不定能那個最佳配角呢。
李琪將他說的都記了起來,說:“我等會找人來商量一下。”她覺得耿植提出的“導師”設置,還有“導師轉身”都可能成為這臺節目主要賣點。“你還有什么點子?”
“暫時還沒想到。”耿植想了一下,說。“不過我覺得,沒必要搞什么前幾名一定要簽約的要求。也不需要搞觀眾短信投票,那樣賺不到多少錢,而且觀眾大概早就膩了。我們做一臺專注于歌聲的節目。至少給觀眾的感覺需要是那樣。”
李琪想了一會,說:“那樣做,確實可以避免觀眾對節目黑幕的猜測。”
既然不會簽約,那作為制作方,鼎云就不會操作比賽。沒有選秀節目常用投票環節,也避免了買票操作。所有參賽者只憑歌聲取勝。
耿植是查過全球的選秀節目,都沒有發現導師轉身的環節。
他并不知道上輩子的《好聲音》是從荷蘭這個小國引進的。但他知道這個世界確實沒有這個節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