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公司就是這點好。想做什么,不需要對任何人解釋。如果做得足夠隱秘,在計劃完成之前對手都還懵然不知。
李琪又說:“其實,我是想著鼎云如果擴張太快,擔心觸發反壟斷法案。現在鼎云的自有院線已經占了全國電影放映市場的18%。要是超過了25%,就屬于壟斷。如果北極星和耿氏也有院線,三家聯合可以將發行市場啃下一大塊市場。”
耿植也是想到了這個。而且有自己的院線耿氏在圈子里的地位也會更高一些。
如今鼎云、耿氏和北極星都具備制作能力。如果三家公司在制作和發行方面聯合,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保有一定市場份額,無懼任何競爭。
他們兩個剛商量好院線的事沒多久,華濤傳媒就宣布成功收購有七十多年歷史的文忠院線。
文忠院線擁有一百三十六家電影院,華濤傳媒在宣布收購案之后,同時宣布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華濤院線——總部就設在虞城。
華濤院線當即宣布改造旗下所有電影院,并宣布計劃在兩年內將電影院數量增加兩百四十家。
一條一百多家電影院的院線易主,其實并不是什么大新聞。但涉及到財大氣粗的華濤集團,就算不是大新聞也得變成大新聞。
在華濤傳媒所有媒體的報道下。不到一天時間,就算不關注娛樂圈的人都知道華濤院線成立了。也知道華濤集團正是進入影視圈。
而電影放映企業表現出憂心忡忡。今年春節檔馬上就要過去了,但是整個檔期的總票房遠低于預期。
這已經是連續三個月票房同比下降了。
華國的電影市場什么時候才能回暖誰也說不清楚。而偏偏華濤傳媒加入競爭。如果華濤傳媒的擴張是通過收購那還好,如果是新建電影院,整個市場容量增加,但是總票房就算有所回暖也未必跟得上電影院的增量。
那對現有的院線的絕對是個壞消息。
華濤院線成立時,耿植正在渝中參加《瘋狂的石頭》的開機儀式。聽到這個消息,他心里一沉。
華濤傳媒的動向在他意料之內,但動作比他想象中要快得多。
看來李琪的判斷沒錯。華濤傳媒不僅是想渾水摸魚,而且在努力充當將水攪渾的棍子。
春節檔的好些電影的上座率不理想。那說明總票房低不是電影院數量不夠,而是觀影人數減少了,就是說電影票房市場在衰退。
而市場容量卻要擴張。新增的電影院勢必會分散現有的市場。
他回到酒店看到新聞后,就給李琪打電話:“你說華濤傳媒是打算通過并購的方式擴張,還是新建電影院?”
李琪說:“應該是想并購。不過他們未必能如愿,想要并購,肯定還要做出一個大肆建新電影院的姿態。如果最近兩年電影票房真的萎縮了,一些院線和獨立電影院就有可能支撐不下去。只有那樣他們才有收購的可能。”
“你說,他們會不會趁著那些電影院虧損,通過入股控股的方式將小型院線和獨立電影院加盟到他們的院線。”
李琪突然沉默了,說:“還真有這個可能!”
如果那些小型院線和獨立電影院虧損嚴重要轉手,那所有大院線都有機會。
但如果那些院線在虧損時得到資金注入呢?
就算李琪對未來兩年電影市場有悲觀預測,但也依然認為華國的電影市場潛力還很大。
正常來說,華國的電影市場規模短時間內再擴大一倍都沒問題。現在擴張院線,并不違背市場規律。
很明顯,華濤集團也是那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