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婁筱云作為女藝人,年紀不小了。他沒有時間給她慢慢改變。
婁筱云又沒結婚,這個年齡最容易設立的好女人之類的人設都不適合她。
耿植也不打算研究她適合什么的人設。她現在這個年紀,想靠顏值或者人設吸粉,就算現在能有不錯的效果,也維持不了多久。
再有就是,設定了人設,會給她以后接覺得帶來一定的限制。
那他索性讓她將本性慢慢暴露出來。
婁筱云也不是討人厭的人。一個真實的婁筱云,只要足夠努力,有足夠好的作品面世,就會有人喜歡。而且喜歡她的人絕對不會少。
明星都是帶著面具面對鏡頭的。但相比較之下,真誠的藝人更接地氣。那他就讓婁筱云成為一個接地氣的藝人。
至于那樣做行不行?耿氏現在的藝人中,大部分都是沒有人設的。而且都比較接地氣。
粉絲會看到周川一套衣服穿好多次;兩夫妻賺至少一億多,但開的是國產中產階層的車。寧子欣有時會邋遢著直接上直播,甚至穿著地攤貨。有人拍到馬成乘坐地鐵。
唯一相對傲嬌的反而是馮蕓蕓。她比較少和粉絲互動,而且一直維持著一種可望不可及的女神形象。
但不管是哪一個,耿植對他們都沒有做強制的要求,從不要求他們如何如何。連他們最容易犯錯的社交工具都完全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他完全不像其他經紀人那樣,連藝人如何回復粉絲都要商量半天,并由專人代勞。
當然,那也是因為他那幾個藝人都省心。要是遇到什么不省心的,那就難說了。
耿植在車里等了半個小時多一些,就婁筱云和陳記者出來。他下車走過去。
陳記者笑著對他說:“耿先生,這次專訪非常順利。而且在咖啡廳進行更顯得別致,我想觀眾肯定會覺得很新奇。”
耿植笑著說:“辛苦陳記者了。”他說著拿出一個信封。“一點車馬費。小小意思,還請陳記者不要推辭。”
陳記者楞了一下,笑著接受了。她覺得耿植也不會是在釣魚執法。
她將有一個手指厚度的信封收入包包里,說:“耿先生,婁小姐,這次專訪我們大概會剪成兩個版本。第一個時長大概五分鐘,將會在節目里播出。第二個大概十五分鐘,將會上傳到我們電視臺的網站。在制作好之后,我會兩個版本都先給兩位過目。如果你們有什么不滿意的,我們可以做一些修改。”
這個待遇,只給超級大牌的。婁筱云明顯夠不上這個檔次。但耿植的分量夠得上。
耿植和婁筱云上車后,耿植才對她說:“今天開始,你的曝光度會慢慢增加。不過以后你在面對媒體之前,可以真實一些。”
婁筱云在圈子里也是“老油條”了,一聽這話就聽出了他的意思:“你是說,我需要改人設?”之前他可半點沒說這個問題。
“以后你沒必要再想著自己是什么人設。賣人設的藝人,通常都是沒有代表作的那種。那樣的藝人,人設再好,如果沒讓人記住的作品,到三十歲后就只能不斷炒作混飯吃。而且人設設立得越久,就越同意被人揭穿。后面維持人設的成本就越高。”
而且,立了人設實際上也是給藝人帶上一道緊箍咒。
其實婁筱云在進入耿氏之后就明白,賣人設并非長久之計。耿氏的藝人,都沒有自己特定的人設。就算有也是粉絲強加的。但是耿氏的環境比較寬松,藝人也不會真的按照粉絲的想法做人去搶出頭的機會。
而耿氏的藝人的三觀到底也是符合大眾的,只要不行差踏錯,他們沒有人設的人設,讓喜歡他們的藝人對他們也更寬容。
換一句話說,他們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粉絲首先是喜歡他們演的戲才喜歡他們。而不是因為他們的樣子喜歡他們。他們沒有人設,就算粉絲覺得他們不合自己預想的那樣,只要不是很出格就不必脫粉。
每一次粉絲有了那樣的發現,潛意識里對藝人都會設定一個更大容忍空間。而正常人的三觀都會在這個容忍空間之內,正常的藝人的行止通常不會超出這個范圍。
到最后,粉絲就會意識到這個偶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他們的幻想的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