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吃得差不多了,耿植又提出了其他一些覺得的演員人選:“女二這個角色,鄧導你是什么意見?”
“我覺得你推薦的夏子悅就挺合適。這個人選我是贊同的。還有女三由靳冰出演,靳冰演技是夠的,外型也很好,就是這年齡要扮老,我擔心她在心態上沒辦法演出那個年齡段應有的狀態。”
“這個問題鄧導如果不放心,可以讓她正式試鏡。這個演員的人選主要還是要以的鄧導的意見為主。”
這不是耿植的客套,而是他知道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做。《俠之大者》投資六七億,他擔不起因為外行指揮內行所造成的失敗的風險。
這部電影,是耿氏投資的第一部大制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任何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他都必須摒除。
他又提出另外幾個角色的人選:“金輪法王由施毅演,他兩個徒弟,由唐青和沈淮恩兩個人演。鄧導你覺得怎么樣?”
“他們三個的演技能過關。”鄧導想了一下,點頭說。“外型和劇本要求也相符。這個我沒意見。”
耿植笑著說:“那鄧導對其他角色的演員,有沒有推薦的人選?”
這電影的主要演員還是由幾個投資公司瓜分了。鄧導的意見雖然很重要,但實際上人選還是由耿植他們確定的。
不過耿植他們推出的人選也都不差。不像某些投資者隨便塞人。
所以鄧導倒是不反感。
主要角色都已經被耿植他們內部分配完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小角色。
這會耿植這么說,鄧導也不覺得耿植是假客套。也許很多人覺得小角色沒什么用。但鄧導也不是要塞小三之類的。
他也知道在耿植他們投資的電影中想要拿下主要角色可能性很小。所以他早沒想著幫人拉關系。
反而是那些小角色對他用處更大。
鄧導喜歡提攜人。在場劉華,就是他推薦給耿植的。還有章明。
那些小角色,最適合用來提攜那些正在苦苦尋找機會小藝人。鄧導朋友多,找他拉關系的自然也多。一部大制作的小角色正好給那些朋友想要幫的晚輩。
大角色,他反而不好輕易送人情了。
“我還真有幾個合適的人選。明天我讓他們做好簡歷,我再發給你。”
耿植笑著說:“鄧導你看好的人,我們還能不相信?簡歷就不用了。”
“人肯定是要你們過過眼的。這也是行規。”
“既然鄧導這么說,那我就過過眼。”
他們說了一陣,耿植也不會冷落劉華。
“劉導,剛才鄧導說你寫了新劇本?”
劉華笑著說:“其實還只是一個構思。我打算寫一個關于自閉兒童的電影劇本,讓更多人關注自閉兒童。”
耿植一聽,笑著說:“是文藝片?”
劉華搖頭說:“我還是想拍商業片。雖然文藝片表達的情感更濃烈。可傳達的思想更清晰。但我暫時寫不出能讓很多人看的文藝片劇本,也暫時拍不出那樣作品。”
耿植聽了他這話,面上笑容更深了一些。劉華這人的自我認識程度還是挺高的。至少沒有很多年輕導演的自視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