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耿植穿過來之前,在中國,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口口聲聲都說是處在深入產業轉型階段。
當耿植來到這個世界自己做生意后,眼界開闊了許多。回想當時國家的一些舉措和世界某些國家的反應,才驀然醒悟過來。
那個中國,最終目的并非是為了完成國內產業轉型,更是為了完成角色轉型。
從一個世界秩序的積極參與者,轉變成為世界秩序的制定者和領導者。這才是最終的目標。這種轉型,風險更高,對世界其他既得利益者的觸動也更大。
一個國家要完成了那樣的轉變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崛起。
那樣的角色轉型不僅僅是存在于國家,對于一家企業而言也通常如此。
一家企業想服從游戲規則參與者變成游戲規則的制定者,面對的挑戰會很多。
耿植清楚這一點,但是他必須完成這個一個轉變。
到現在為止,他進入娛樂圈不過四年。想要成為這個圈子的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不僅要立足自身,更要挑戰現有的規則。
而現有的規則就是全民娛樂。耿植并不反對全民娛樂,事實上,全民娛樂娛樂業帶來的繁榮是這個裙圈子所必須的。
他反對的無休止營銷,脫離了本質的營銷。那就像是股市或者樓市的泡沫,一旦崩潰。整個圈子就會一蹶不振。
當然娛樂圈的泡沫的就算崩潰了,對整個產業的的影響并沒有樓市那么嚴重。只要繼續有人投資,這個市場很快就能再次復蘇。
耿植已經開始學著研究娛樂圈這個市場了。
他有事的話總是喜歡跟李琪商量。他就算再大男人,也不得不承認李琪在商業方面依然比他出色得多。很多時候,李琪都能給他很好的建議。
在吃午飯的時候,他就將這個問題拿出來跟李琪商量了。
“我打算今年打算多拍記不得電視劇。你們鼎云在電視劇方面的計劃……”
李琪知道他想問的是什么:“現在已經確定劇本有兩個,應該會占用三個的黃金檔。”
耿植想了一下,說:“現在耿氏已經基本確定兩部電視劇的計劃,從時間上看,應該可以在半年后上映。”
“那我讓人注意安排一下。”
“你們鼎云也投資吧。劇本應該不錯。”
“好。不過后面你計劃再拍多少部?”現在才開始決定拍攝計劃,如果全部今年上映,肯定會過度集中了。
耿植笑著說:“如果遇到好劇本就拍。耿氏從今年開始在投資重點上方面會電視電影并重。”
去年他就是過于注意拍電影了。電視劇只投資了兩部。
李琪也正好是這個想法:“我也是那么想的,電影雖然看起來容易賺錢,但是操作不如電視劇。”
“虞城電視臺的渠道還是太少了點。”
“我打算多開了兩個頻道。”
“多開頻道不會影響總體的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