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雨辰修改過后的劇本,耿植覺得也已經差不多了。他看完之后就發給了歐四,讓他琢磨看能不能拍。
如果歐四覺得這劇本不合適。他也不打算摻和了。
沒過兩天,歐四跑到耿氏找他:“劇本很不錯,我打算拍了。劇本算額12%的投資。你打算投資多少?”
“我在你的公司投資30%。”
歐四哈哈笑著說:“好。就這么說定了。這個劇本你有什么想法。”
“這不是你這個老板要考慮的事?怎么問我。”
歐四笑著說:“我這不是沒經驗嗎。”
耿植想了想,說:“你如果是說制作方面沒有經驗,我可以派個制片幫你搭建劇組。”
“你幫我安排一個經驗老道的,我也跟在一邊好好學。”
耿植失笑說:“你以后還要親自制片不成。”
“總要了解一些內情,要不然被人騙了還不知道。”
耿植點頭說:“要不你親自跟霍峻談談,如果我這里有合適的人,他會推薦給你的。”
歐四也聽過霍峻的名頭,笑著說:“好,我等會就去找他。我也是聽子悅這圈子一些撈錢的手段,想著不能被人騙了。”
耿植聽他這么說,就知道他只好現在是想著認真混娛樂圈的。
歐四說擔心被人騙還真的不是迫害幻想。
事實上很多影視劇都是制片負責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杜絕劇組內部虧空。
而制片人也必須影視作品主要投資者認可的人承擔。制片人不僅僅是要保證劇組順利完成工作,更主要是保證制作預算的合理開支。
當然并不是說有了制片人,投資者就不用擔心自己的錢被虧空了。那也要看你的投資是多少,和你有沒有權利查賬。
現在有些劇組打著拍戲的名義想社會籌資,大多是小額投資。這些投資者沒資格查賬,或者說查賬也查不出什么問題。
因為影視作品很多開支都是可以制造水分的,器材租金,群眾演員的開支,拍攝場地的開支等等。這些都沒有固定的標價。
要做賬很容易,不說那些零散資金的投資者,就是一些大額投資,也未必能保證能用到實處。
比如說影視作品拍完了質量如何也是合同無法規定的。錢給你花完了,影視劇能不能面世還是一個問題呢。
被騙的投資者也不是一個兩個。
這正是因為這樣,一些理性的投資者通常會考慮聲譽比較好的制作公司。
當然,經常能拍出賺錢的影視劇的制作公司,或者制作人的作品,都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投資標的。
而耿氏就是那樣的投資目標。但歐四的公司絕對不屬于整個范疇。
既然耿植打算投資自己的公司,歐四也想跟耿植談談關于公司的計劃。
“不怕你笑話。我和子悅對公司的設想是學著你的耿氏。先拍小制作,有了名氣再拉投資。拍大投資。另外也靠著公司內部的資源找一些藝人培養。”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不過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耿植笑著說。“你也知道,我被人說吃軟飯。他們說得沒錯,如果沒有李琪幫著我,耿氏未必能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