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正色說:“她一開始只是演了兩個很小的角色,直播粉絲對她的追捧,才讓她快速上位的。當然,那主要是你在力捧。還有嚴逸那老小子的推波助瀾。”
他這話,耿植也承認。
李珺又說:“既然常規娛樂公司沒辦法大量培養藝人,我就想到用培養網紅的模式。我的計劃讓他們有一個養活自己的機會的同事,保留真正走進娛樂圈的機會。”
耿植完全明白他的意圖了,說:“除非你能徹底改變網紅推手的經營模式,否則娛樂圈還是很難接受網紅的。如果你改變模式,你推出的網紅,在盈利方面卻有很大的影響。”
“是在推廣方面需要更大的成本。”李珺點頭說。“其實我也想過可以選擇一些人,用拍網劇的方式捧他們。”
他說到這里,苦笑說:“但是我研究過一些案例,如果用那樣的模式捧人,成本高,效果差。花園網之前拍了多少網劇,可是除了耿氏的幾個藝人,現在有幾個紅了?現在都不拍了。”
耿植摸摸鼻子說:“花園網之前捧的,好像都是嚴逸的女人。”后來嚴逸身邊沒有了女人,當然就不怎么拍網劇了。“不過你說的沒錯。現在大部分正劇都上網播放了,就算是網劇也要求相當的質量。演員陣容也不能隨便。”
說到底,現在受歡迎的網劇投資也不小。
而且想要通過拍網劇捧網紅,那不是一部兩部就能達到目的的。而且拍的網劇還很有可能要虧本。最怕的是錢虧了,人也沒紅。
也許僥幸捧紅了一個,錢也賺了。但李珺要的不是一個紅,他更希望有大批網紅成為藝人,半紅不黑也沒關系。
關鍵是給網紅們一個動力。這樣才能聚攏真正有實力的網紅的心。而且成為藝人后,網紅依然可以是網紅,身上的價值在網紅經濟中更大。
所以李珺追求的并不是要捧出一兩個影帝,而是要一批網紅藝人。
耿植是明白了李珺的想法了,只是娛樂圈里不管是捧什么人,靠的都是資源。
現在李珺來問他,大概是想要從他這里要一些資源。
問題在于,他手上的資源分給自己公司的藝人都有些緊張。沒看他早已經交代公司已經混出頭的人自己去找機會?
又聽李珺說:“我來找你,不會說想讓你幫忙培養。是公司已組建好了,也挖了一些網紅過來,網站也上線了。內部卻沒有一個明確方針。”
“那二哥想讓我怎么幫你?”
“你腦子活。幫我用娛樂圈的角度考慮,考慮怎么樣才能用比較低的成本同時捧一批人出來。”
同時捧一批人?
耿植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組合!”
“什么組合?”
耿植臉上笑著,腦袋里卻飛快鉆著:“二哥,你留意過現在南朝的藝人培養模式沒有。”
“你是說訓練生模式?”
“這只是一點。關鍵是他們推出藝人的方式,都是以組合推出的。那是因為他們市場狹小,資源也少。所以更愿意一次性推出一批人。如果成功了就相當于是成功推出好幾個人。”
“你是讓我以組合的模式推出網紅?”
耿植笑著點頭:“沒錯。如果說專門請人培養一個網紅成本很高。如果請一個人人同時培養一批人,那成本不就降低了。而且你的目標是那些專業院校出身的網紅。他們有根底在,培養起來也容易。”
聽他這么一說,李珺覺得到也是一條路:“那培養出來的人,怎么跟娛樂圈掛上關系?”
“網紅和藝人最大的差別在于,網紅只躲在網絡里,而藝人更多在現實里展現。你讓你的網紅組合不僅在網絡上展現自己,還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他們在公眾面前露臉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