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氏當然也是被指代的‘不負責任的公司’之列。
耿植知道耿氏不回應就好。但現在不回應也是錯。最終錯的就是他們這些公司了。
這天晚上,晚間新聞依然關于這件事的報道,而且篇幅挺大。
李琪看過這新聞,問耿植:“這事你有什么打算?”
耿植說:“你說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怎么樣。”
“怎么還施?”
耿植搖頭,說:“我們制定一個屬于我們的藝人行為規范。一旦違反,永久封殺。電視臺不給上節目,網站不宣傳。哪怕是客串、替身或者群演,只要有他們鏡頭的影視作品電視臺封殺,院線封殺。但僅憑我們幾家公司,影響力還太小了些。”
李琪蹙眉說:“你不是說那樣的行為規范違法嗎?”
“他們制定的行為規范確實違法。那是職業歧視。我們藝人行為規范就是不得進行一切違反刑法的行為。在有涉罪嫌疑暫時封殺,一旦入罪永久封殺。”
李琪抿嘴。這個規范還真是簡單粗暴。但這才是合法的行為規范。
其實任何什么倡議書也好,制定的行為規范也罷。那都應該是行業行為,而不是應該是政府行為。行業制定的規范,是行業的自我約束。但這種約束也應該全國性,且全國同行業大多同行贊同。
再有就是違反者,也不應該受到任何的指責。因為只要他們沒有違反法律,任何人都沒有指責的資格。最多就是以違反某個團體的規章制度為由,將其排斥在本團體之外。
而且,前提是這個團體的規章制度是合法的。
但有時候黑和白,只在兩張嘴皮之間。
耿植兩輩子都厭煩那些靠動嘴皮子或者鍵盤,用道德綁架別人的人。
所謂道德,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算有也是一小撮人強行定義的。就像當年的‘子曰’和‘存倫理’。
也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道德不是法律,所謂你走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只要我的獨木橋也在法律允許之內。不但不妨礙你,而且你走陽光道也未必比我高尚。
“但我們就算制定了自己的行為規范,也未必會扭轉現在公眾對我們的負面看法。”
耿植呵呵笑著說:“要不我們起訴虞城市政【2】府。”
李琪想了想,說:“好!我們出頭還是由藝人出頭?”
耿植笑著說:“被歧視的是藝人,自然由他們原告我們做他們后盾好了。”
“行,就這么辦!”李琪臉上結了一層寒霜,說。“他們既然要做別人的槍,就該喲被打折的覺悟。”
“訴訟的事,暫時先放一放。我想去京城跟的陸道明談談。”
“你打算和他談什么?”
耿植是想陸道明支持他們:“讓華濤傳媒跟我們合作。只要華濤傳媒也加入我們行為規范。我們在公眾面前才有足夠的說服力。而且在宣傳方面才能占據優勢。”
李琪想了一下,說:“可以讓他們參與我們歌手新專輯的發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