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次臨時聯盟,散伙了!
星皇和仁禾都是圈內有數的公司,而且業務重疊很多,競爭很激烈。說起來,星皇與仁禾的競爭,甚至兩家公司比與耿氏的競爭還要大些。
但很好笑的是,他們兩家一直競爭得很厲害的公司卻聯手去對付耿氏。
其中愿意,明董很清楚,他相信曾董也很清楚。
因為耿氏的經營模式,在過去幾年太過成功。成功到已經威脅到他們對藝人的控制能力,還有他們在圈內的話語權。
其實對于他們而言,娛樂圈的生意,并不是他們手中最賺錢的生意。但是現在全民娛樂。娛樂圈賺錢可能不多,但很重要。
明董自認星皇與仁禾有很大的不同。
仁禾完全是在做明星生產線。那也許會生產出很紅的明星,但仁禾的藝人紅的極少。因為他們靠著藝人的臉蛋吸引粉絲,靠著炒作制造流量,制造出藝人很紅的表象。
然后用藝人影粉絲。
這是暗中將網絡營銷融合到粉絲崇拜之中。
如果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仁禾的藝人經常會做一下與自己代言無關的軟文廣告。
而那些廣告實際上都是仁禾合伙人家中的生意。
其中利用的,就是粉絲很愿意擁有與偶像同款產品的心理。比如某種飲料,如果明星發幾張照片中帶著它,飲料也花不了多少錢,粉絲都消費得起,而且經常消費。
而一些小鮮肉,更加是容易聚集白富美富婆之類的粉絲。甚至可以在這些粉絲群體中推銷奢侈品。
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通過藝人潛移默化,暗中影響粉絲對某個事件的看法,這甚至有媒體喉舌的作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星皇才會涉足這種經營模式。
不過星皇也不是完全那樣經營。只能說是一半一半。另外一半,實際上還是在走傳統的藝人培養路線。
或者說,明董是在走中間路線。希望能將兩種經營模式完美結合。
當然,在傳媒市場競爭激烈的幾天。明董想要直接在傳媒行業做大,希望不大。所以才想著走用偶像影響粉絲的路線。
想要走那樣的路線,就必須要將整個娛樂圈變得更加浮華。
可是偏偏有一個耿氏在那里。耿氏的成功,證明傳統的藝人培養路線能走的更穩。甚至可以比前幾年娛樂圈的浮華路線更成功。
一個成功的范例,可以影響很多同行傾向。所以他的星皇和仁禾才會將耿氏視作眼中釘。
只是明董沒想到,耿植的能耐比他想象中更大。耿氏傳統模式的接受度也比他預計中更高。
他現在是看出來了,先要在短期內將耿氏打垮,是沒可能了。